1、安徽小岗村农民开始的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发展成为推行于全国的一种农村改革政策,即( )
A.土地过农民所有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
D.建立经济特区
2、1972年,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要多。”费正清这句话的意思是
A.严厉批评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对华政策 B.反思中美关系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
C.美国长期对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的政策 D.美国对发展空间技术非常重视
3、《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2020年5月8 日在社交平台上,呼吁我们国家增加核武器的数量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导弹部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我国作为导弹部队的第二炮兵部队始建于
A.1949年 B.1966年 C.1921年 D.1927年
4、“紧紧团结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标语应出现于
A.1945~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6~1965年 D.1966~1976年
5、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命运掌控在人民手中”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6、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发动“文化大革命”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A.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9、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收到某国际组织已通过关于中国的决议。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一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欧洲共同体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二十国集团
10、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在
A.1982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11、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的是 ( )
A.籼型杂交水稻
B.超级杂交水稻
C.中国常规水稻
D.中国原生水稻
12、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这充分说明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3、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表述,属于“史实”的有( )
A.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C. 尖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 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4、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5、毛泽东主席曾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 22 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 10 个月就谈成了。”这里的“两家”“谈成”的结果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B.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6、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7、如两幅图片呈现的是某一重要会议的现场,这说明此次会议
A.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B.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8、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为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中共同时提出
A.改革开放
B.“两个凡是”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D.“八字方针”
19、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对联反映的事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20、邓小平曾说道:“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C.“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
D.“两个凡是”的教训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3、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4、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______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______。
25、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6、“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29、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30、(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1、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3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前夜的痴人说梦】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
(1)乾隆给英王的信,暴露清朝皇帝的什么心理?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梦】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两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 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中国近代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 材料二中的“四千年大梦之唤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知道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吗?(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和其相关的历史事件)
【东方古国的梦想渐真】
材料四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4)毛主席诗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什么含义?这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材料五 习近平主席说,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5)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们国家正在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建设之路?
(6)为实现中国梦,党和国家制定了哪些战略和措施?
(7)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