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
A.率军挺进大别山
B.指挥淮海战役
C.领导改革开放
D.发表南方讲话
2、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式来庆祝人民海军建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北海舰队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3、“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任兰考县委书记,一心为民,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
B.
C.
D.
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5、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中解说词写道:“19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材料中“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A.基本统一了祖国大陆地区
B.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6、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包括(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官僚资本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B.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C.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8、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一转折出现在
A. 1935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78年
9、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毛泽东 D. 朱德
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不包括( )
A.解放了对农民的束缚
B.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C.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D.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1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曲折和失误指的是
A.中共八大之后,全面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C.着手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海南 D. 深圳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 邓小平 B. 毛泽东 江泽民 C. 邓小平 江泽民 D. 毛泽东 周恩来
14、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0.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占全国数的99.5﹪.这一成就取决于哪一法律的颁布(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5、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7、为克服小私有制的弊端,使生产和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全国范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0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5年
18、推动下图所示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某一军种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该兵种应该是( )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中国空军部队 D. 中国导弹部队
20、1954年,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3、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4、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5、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6、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7、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28、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9、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30、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2、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3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美国学者傅高义在评价邓小平时认为:他面对的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任务。在此之前,没有哪个共产党国家成功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看到这一点,就知道这个人是值得钦佩的。
材料二: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年年获得丰收。
材料三:我国建国35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开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国35年来形成的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这种弊端,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4)综上,请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