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督

B.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 企业要求私有化

4、“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5、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核武器问题

D. 社会制度问题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B.截至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C.私家汽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D.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

7、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共同纲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农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9、20205月一年一度两会将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499 B.19549 C.19569 D.19589

10、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废除国有制

B.推行公司制

C.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11、20世纪中期,中国经历了历史性巨变。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②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体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正式跻身于世界工业化强国行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已故当代知名武侠小说家、政治评论家—金庸先生,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的回归。香港回归祖国

①标志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③时间是1999年7月1日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3、在香港热烈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内蒙古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享有高度自治权 D.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14、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

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④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电视 B.计算机网络 C.报纸 D.书本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了青藏铁路  ③建立了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历史运动在中国持续的时间是

A. 1953年——1955年

B. 1949年——1951年

C. 1950年——1952年

D. 1952年——1954年

18、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提高发展的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A. 质量  效益 B. 速度  效益 C. 速度  质量 D. 速度  结构

19、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 1952年9月

B. 1954年9月

C. 1956年9月

D. 1951年9月

20、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22、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2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5、“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_______获得解放,____________实现了大团结。

28、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9、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30、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践行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站起来】

(1)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标志性事件。

【富起来】

(2)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哪一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强起来】

(3)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哪一伟大构想?写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范例。(一例即可)这些成功实践有什么重大意义?

(4)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写出一例外交成果。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创建于1956年,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邓小平同志表彰我国“两弹一星”时提出“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民军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部署,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发起一次次冲锋,从荆楚大地到长城内外,全军一万多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一线救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在人民群众中引起热议,支撑起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明星是军人、科学家、医生、护士、警察……而不是那些娱乐明星。

材料三  2020年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含汉汉阳、武昌辖区)面临封城的特殊时期,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84岁高钟南山院士出镜接受采访时,突然眼含泪花,哽咽道:“大家全国帮忙,武汉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的光荣的城市,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中,武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抗击外敌的入侵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历史贡献。

党中央高度赞扬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彰显的精神,正是对我们民族可责精神的高度诠释,为我们以及世界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2)科学家才是人们心目中耀眼的明星,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有什么贡献?

(3)历史上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新中国之初,武汉市在“一五计划”期间,也取得了突出建设成就,试举一例。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诠释了哪些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