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刚组建的空军参战,他们不畏顽敌,敢与美国空军“空中拼刺刀”。到停战协议签字前,我志愿军共扩编到有12个空军师参战。这表明抗美援朝
A.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发展
B.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是指( )
A.城市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4、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5、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7、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下面“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尺”中方框④对应的关键词是( )
A.井冈烽火 B.当家作主 C.开天辟地 D.社会主义
8、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坚持“两个凡是”
C.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D. 停工“闹革命”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 和平与发展
B.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1、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湛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④⑤
12、1964年10月17日《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一位美国官方人士的话:“赫鲁晓夫下台了,中国炸弹上台了,毛泽东一帆风顺.毛一定会说这是东风的确压倒了西风的证明.”这里所说的“中国炸弹上台了”指的是
A. 中国的“大跃进”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C. 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文化大革命”
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3、小明同学进行某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他搜集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按劳分配”等资料。由此推断,他在研究(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14、毛主席诗词中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指的是
A. 卢沟桥
B. 泸定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北京立交桥
15、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90%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A.手工业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1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 1949年底 B. 1950年底 C. 1956年底 D. 1958年底
1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 )
A.华西村 B.小岗村 C.大寨村 D.韩村河村
18、适合填入如图①处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9、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以下内容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决定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D.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20、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大炼钢铁运动
21、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4、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6、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8、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29、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0、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2、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的保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党的哪一次会议之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主张?
(3)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要概括它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在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3、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34、“四个自信”已成为民族的共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到了一个需要自信、能够自信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制度自信)
材料二: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序言》
(1)材料二中的文件是我国第一部宪法,它诞生于哪一次会议?你知道当今中国有哪些先进的政治制度?
(道路自信)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的实践探索,并写出1979年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名称。
(理论自信)
材料四: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
(3)当前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独特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