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
B.乙图: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丙图: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2、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摩托车的消声器
3、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20 m/s
D.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5、下列现象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湖中游客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风光摄影
D.如影相随
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黑板右端反光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B.图-2,小狗靠近平面镜时,镜中小狗的像变大
C.图-3,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图-4,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7、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地面上按照“互”字型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则( )
A.a的拉力等于mg
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三根细线的拉力相等
D.地面受到的压力为2mg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感冒发烧时体温可达45℃
B.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D.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9、以下的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大西瓜的质量大约4k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0、霜降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11、在一段平直的大道上,有甲、乙、丙三辆小汽车依次向梵净山方向行驶,已知甲车最快,乙和丙快慢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梵净山方向行驶
B.以丙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三车向梵净山行驶,是以梵净山作为参照物
D.以丙作为参照物,甲、乙两车向梵净山行驶
12、如图所示,甲、乙(,
)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它们上部分别水平切去
、
后,甲和乙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
13、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14、小华同学用手机在公园中对同一棵腊梅拍了两张照片。 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
A.拍摄甲照片时,手机离景物更远一些
B.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与手机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C.甲、乙都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当手机离景物距离相同时,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比甲小
15、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图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放大的眼睛
B.墙上的手影
C.渠江二桥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17、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
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
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
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的右边是玻璃
C.'是界面
D.折射角等于50°
19、2023年出现两次月食,一次是5月5日的半影月食,一次是10月29日月偏食,全国各地都观测到了月缺月圆的奇妙景象。下列现象与月食原理相同的是( )
A.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
B.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
C.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子
D.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
2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禁止鸣笛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隔墙有耳—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D.闻其声,知其人—声音能传递信息
21、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20m/s,乙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s甲、乙两车相距100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m
22、罗一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12.5cm,12.6cm,12.7cm,15.2cm,12.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12.6cm
B.12.62cm
C.12.7cm
D.12.74cm
23、以下实验所用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①利用悬挂的乒乓球观察音叉发声时的振动现象。
②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
③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④探究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长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4、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3.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是( )
A.12.34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5、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在松开手的瞬间,水瓶受的力全部突然消失,水瓶将________;若将水瓶抛向上空,水瓶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它有_________。
26、把温度为- 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 0℃水的容器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中冰的质量 ______ (增多/减少/不变)。
27、如图所示的是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木板受到的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就可以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 AB;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 CD,AB、CD的交点就是木板的___________。
28、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
29、今年夏天崇左市的部分地方遭到严重的冰雹灾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____成水(填一种物态变化),这个过程要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0、如(1)图所示,金属盘下水滴变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金属盘温度升高,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此物态变化发生时放热。为了证明此过程是否放热,老师利用(2)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然后将烧瓶中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变成水,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1;再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试管中直至______,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t2。若______,则说明此物态变化过程是放热的。
31、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 120gD物质的体积是__________,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___.
32、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氧气的密度为6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kg/m3.
33、如下图,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分钟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34、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J,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
35、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细光束紧贴硬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硬纸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_______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45° | 45° |
3 | 60° | 60° |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A. “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B.“减小实验误差”)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如下表所示。该四个轮出租车质量为1500kg,每个轮受力面积为250cm2,求:
(1)该出租车受到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2)根据车费发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该出租车对水平地面压强是多少?
37、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盐高铁顺利开通,标志着宿迁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宿迁到徐州东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 | 宿迁 | 睢宁 | 观音机场 | 徐州东 |
到站时刻 | 8:15 | 8:29 | 8:46 | 8:56 |
发车时刻 | 8:17 | 8:31 | 8:48 |
|
路程/km | 0 | 40 | 90 | 120 |
(1)列车由宿迁驶往徐州东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
(2)列车从宿迁到睢宁和从观音机场到徐州东,哪一路段运行的较快?请通过计算比较。
38、勤勤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前五分之三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勤勤从家到学校要走26min,如果勤勤上坡、下坡行走速度均保持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的三分之二。那么:
(1)若分别以上坡速度和下坡速度完成上学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多少?
(2)若上学的全程都以下坡行走速度完成,上学只需要多少min?
(3)按题中正常的上、下坡行走速度,放学回家勤勤要走多少min?
39、(1)请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0、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缓慢匀速直线下滑的物体A,作出斜面所受压力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41、作图题:
(1)如图所示,请画出下面光线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_________)
(2)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上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A点代表小鸟,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光源S和它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