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餐盘受到平衡力作用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小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4m/s

C.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D.乙同学4min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下列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A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路程是3m

C.B物体的速度大于A物体的速度

D.以A物体为参照物,B物体向西运动

5、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下加速运动的苹果所受合力为零

B.竖直向下匀速运动的跳伞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C.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他对磅秤的压力就是他受到的重力

7、关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监测和分析次声波,可以预警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B.超声波频率高,在医疗领域常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医学成像

C.超声波频率高,能量易集中,工业上常被用于金属内部探伤和精密仪器清洗

D.在海洋开发中利用次声波确定潜艇、鱼群位置和测量海水深度

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银

酒精

A.水银的质量是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

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9、如图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和小红看到了物理教材只存在光的反射现象

C.小明和小红看到了物理教材既有光的反射现象也有光的直线传播

D.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如图所示,这是某些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对波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不同

B.乙、丙的响度和音调均不同

C.甲、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11、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C.冰的熔点为0℃

D.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2、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老道外段开通初期运营,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绿色通行的便利。小红坐在车厢里观察到,列车启动后站台上的广告牌在向后退,此时小红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站台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地铁铁轨

D.车厢

13、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升华形成的

D.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14、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  )

A.照相机镜头

B.显微镜目镜

C.放大镜

D.汽车观后镜

15、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为28g

B.人体正常体温为26℃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m/s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16、小雷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的质量是40kg

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D.密度为3.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III区域

17、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属于利用噪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城市快速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B.利用噪声步枪使猎物瞬间昏迷

C.利用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发电

D.根据机器工作时的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

18、图所示是小华从游泳池出来后站立时的情景,对小华感觉冷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因为吹来的空气的温度较低造成的

B.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升高

C.是因为身上水的温度低于人体造成的

D.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19、下列有关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北方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实验室用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要先甩一甩

C.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越细,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越高

D.体温计可以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消毒

20、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21、下列各组物体中均具有熔点的是(  )

A.冰      海波

B.萘   石英   沥青

C.铜   石蜡   水银

D.松香   食盐   玻璃

22、如图所示,气温较高时,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A.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苹果内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苹果内部的水渗出皮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3、小孩发烧时,常用凉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来降温,这种方法叫物理降温,这是利用了(  )

A.蒸发吸热

B.沸腾放热

C.升华吸热

D.熔化放热

24、如图所示,小俊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  )

A.在蜡烛B前面放一个不透明挡板,从蜡烛A处透过玻璃板就看不到蜡烛A的像了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彩色电视机屏幕上滴上一滴水,透过水滴可看到,屏幕上均匀分布着发出红、________ 、蓝三种色光的色块,彩色电视机画面的丰富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水滴在这里相当于________

26、身高的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 ,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 ,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__

27、“六城同创”创出了洪洞的美丽景色,园林和卫生尤为可观,这与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如图所示,园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属于___________杠杆,环卫工人使用的扫帚属于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8、体积为5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cm3。(已知ρ=0.9×103kg/m3ρ=1×103kg/m3

29、历史上,___________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国际单位制中,有很多物理量的单位都是为了纪念某个科学家而命名的,如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均填写科学家的名字)。

30、寒冷的冬天,开车时,汽车的前窗玻璃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蒙上一层雾气,影响视线。打开空调开关,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加快液体______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31、体温计是医生常用诊断病人的工具,如图所示,使用时,它   (可以/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32、如图所示,质量60kg的甲同学、质量50kg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对甲的推力为______N。乙向后退,看到甲也后退,说明______

33、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圆的直径。测量了5次,其数据为:8.26cm7.26 cm8.25 cm8.25 cm8.24 cm,请你仔细分析数据,有一个数据不合理,它是___,得出小明测量的圆的直径是__ cm

34、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当小红远离镜子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__AON(选填“<”、“=”或“>”),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聪一家去厦门旅游,在某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求: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厦门,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37、十一假期,爸爸带小红驾车到齐齐哈尔南站,然后乘高铁去哈尔滨。820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红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求:

车次

齐齐哈尔南开

哈尔滨西到

运行距离

G1262

0838

0940

240 km

G1246

0849

1005

240 km

G768

0911

1031

240 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图表信息,通过计算说明他们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2)该趟动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8、如图所示,是根据小雨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求:

(1)0min~2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40、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41、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