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某次实验用显微镜清楚观察到载物片中被观察的物体,其中物镜的焦距是2.5cm,则:物体到物镜距离可能为( )
A.5cm
B.3cm
C.2.5cm
D.1cm
2、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B.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C.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D.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3、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
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该处海底的深度是
4、小明将一个量筒静置在水平放置的已调好的电子秤上,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当水面与50mL刻度线对齐时,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并在“50mL”刻线处标记“”。将水倒掉并擦干量筒,将量筒重新置于电子秤上,再向其中倒入另一种液体,直至电子秤的示数仍为m,此时液面对应刻度为60mL,并将此刻度线对应的密度标记为
。仿照上述操作,他将40mL刻线处对应的密度标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6、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很低,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空气凝华形成的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7、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8、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9、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水的温度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D.水的表面积
10、如图所示,小红身高1.6m,站在1m高平面镜前,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走近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由于镜子太矮,小红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小红的速度是2m/s
11、一辆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测得它最后0.3m所用的时间为0.3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2m/s
B.1.1m/s
C.1m/s
D.0.4m/s
12、射箭运动员使用的弓,其制造材料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
A.导电性好
B.弹性好
C.导热性好
D.质量大
13、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地面比较暗,主要是因为月光不够亮
D.水坑处比较亮,主要是因为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5、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内甲车的速度是
B.在内乙车的速度是
C.时两车相遇
D.后乙车超过甲车
16、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是凉风
B.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被更快地吸热
C.扇来的风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D.扇风可使空气温度降低
17、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B.中学生跑100m耗时10秒
C.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5mm
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
18、郝闻和班长沿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其运动相对同一参照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推理论证正确的是( )
①从图像可知,郝闻和班长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
②从图像可以发现,郝闻比班长推迟了6s才开始运动
③从第6s后开始,,在10s时郝闻和班长相遇
④从图像可得到,10s内,郝闻和班长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①②均正确
B.②③均正确
C.①③均正确
D.③④均正确
19、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图中能正确反应近视眼及矫正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乙的焦距比甲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21、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约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时间约1s
C.行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22、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 s,小孩用时25 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2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5、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26、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的物理量。一名百米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3米/秒,其单位读作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运动员___。
27、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在﹣40℃时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酒精的凝固点是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在南极长城站测量室外气温时应选用_____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你的依据是什么______。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5℃ |
水银 | ﹣38.8℃ | 357℃ |
28、能量是与______有关的物理量,它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______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还可以相互转化。
29、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铝块的长度,共测量了6次,分别为3. 11cm、31. 2mm、3. 14cm、3. 13 cm、3. 63cm、3. 1c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30、要比较做功的快慢,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个: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0°,反射角是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时,入射角是 。
32、如图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33、在公众场合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___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于声音的___________。
34、现代汽车一般安装有倒车雷达,倒车雷达对于躲避后方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是很好的警示设备,当汽车倒车距离障碍物较近时,它就会发出声音及时提醒司机,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5、小黎和小明在散步时看到一对父子正在玩跷跷板,如图甲所示,小孩子居然将爸爸跷起来了!小黎想,在什么条件下跷跷板才能平衡呢?回家后,小黎和小明找来了一个两侧对称,质地均匀的衣架,若干重力均为0.1N的风尾夹以及刻度尺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黎将衣架悬挂起来,如图乙所示,衣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衣架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杠杆,其支点是 ___________(填“O1”或“O2”);
(2)在衣架两侧A、B位置,分别用细线悬挂数量不同的凤尾夹,使衣架在 ___________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测量出O2到A、B两点的距离,即可得到两侧的力臂的数值。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左侧 | 右侧 | ||
F1/N | l1/cm | F2/N | l2/cm | |
1 | 0.3 | 20 | 0.4 | 15 |
2 | 0.1 | 12 | 0.3 | 4 |
3 | 0.2 | 8 | 0.2 | 8 |
4 | 0.4 | 10 | 0.2 | 20 |
5 | 0.5 | 10 | 0.2 | ? |
根据前四次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3)如图丁是第五次实验的情景,请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l2=___________cm;
(4)小明认为小黎测量的O2到A、B两点的距离其实并不是力臂,这对实验结论的得出 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小明在衣架上距O2均为10cm的C、D位置上,分别挂上了2个和3个凤尾夹,静止时如图戊所示,此时,衣架处于 ____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此时,C、D两点到O2的距离 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力臂。
36、小新骑共享单车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他在5秒内通过了20米,求:
(1)小新骑车的速度v。
(2)小新骑行2公里所需的时间t。
37、密度均匀的木块,质量为6kg、底面积为6×10-2m2,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如图所示。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38、一只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7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 600g。
(1)求这只瓶子的质量和容积分别多少?
(2)将这只玻璃瓶装满水后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 1040g,将金属块取出后玻璃杯及剩下的水的总质量为 500g,该金属块的密度多少? (ρ 酒精=0.8×103kg/m3)
39、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40、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劈波斩浪,捍卫海疆,已服役十周年。如图是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的情景,请你画出此时舰载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41、如图所示,杠杆AOB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图中货箱的受力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