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有机物的种类和数目非常庞大,认识简单的有机物是我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开始。现有如图所示几种有机物的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结构中更能真实反映有机物存在状况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2)E、F、G三者互为___________。A、B、E三者互为___________。
(3)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有机物H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该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_个,有机物H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种。
(5)E是由某单烯烃和氢气加成后得到的饱和烃,写出该单烯烃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
(6)写出由D转化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假设你按照以下原理设置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仪器:电极(铁钉、____)、_____、_____、稀硫酸、耳机。
(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若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在耳机插头上慢慢挪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装置中铁钉应该是原电池的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发生了______反应。
③由所学原电池知识可知,溶液中的________离子移向铁钉电极(填写具体离子)。
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简单模拟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
(2)空气质量监测中,下列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b.浓度 c.
浓度 d.
浓度
(3)在汽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在金属Pt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推广废旧电池单独回收
d.提倡家庭购买大排量汽车
(5)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需在废水中加入
溶液,将
转变为
,同时加入熟石灰,将
转变为难溶物_____(填化学式),最后加入明矾沉降除去。
5、你知道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①不稳定性 ②强氧化性 ③酸性 ④挥发性
(1)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 (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
(3)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 (__________________)
(4)碳单质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
(5)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12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C2H5OH ⑦CaCO3 ⑧BaSO4 ⑨Cu(OH)2 ⑩Fe(OH)3 ⑪NaOH ⑫NH3·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难溶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
7、请用序号填空。
①1H和2H②CH4和CH3CH3③CH3CH2CH2CH3和(CH3)3CH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8、下表列出了A~R九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主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
|
| E | R | F |
|
|
3 | A | C | D | H |
| I | G |
|
4 | B |
|
|
|
|
|
|
|
(1)写出R单质分子的电子式___。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 (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的阳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元素符号是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周期、第___族。
9、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 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5)2,2-二甲基-3-乙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
(6)1,1,2,2-四氯丙烷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
(2)实验③中的现象为__;
(3)实验①、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
11、(1)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此烷烃的分子式为__;
(2)乙醇的官能团名称为___;
(3)苯与液溴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若观察到装置④中的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⑤中的溴水褪色(已知因含有Br2而溴水呈红棕色),请回答:
(1)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证明SO2有_____性。
(3)④中SO2做_____剂。
(4)⑤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5)⑥的作用是_____。
13、标准状况下,V L的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解在1L水(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中,假设气体完全溶解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_____ mol/L(选择以上字母表达计算式,要求化简)。
14、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 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1)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中电子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变化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角度。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旧的化学键断裂会_____能量;新的化学键形成会_____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2)用铝热法可冶炼铁,其反应为:Fe2O3+2Al2Fe+Al2O3,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molAl,则理论上可炼制Fe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为探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Ⅰ | 装置Ⅱ |
①装置Ⅰ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装置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关于装置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H+在Cu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b.电流从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c.电子从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d.Zn和Cu的都是电极材料,也都参与电极反应
(4)某兴趣小组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
A.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B.从t1→t2的原因水蒸发,致使酸的浓度升高
C.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条的质量下降
D.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H+的浓度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