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州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文《七律·长征》精彩回顾。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结束于______________月“三军”会师,历时两年,行程约____里。《七律.长征》是__________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精神( A.英雄主义B.乐观主义)

2、读一读,说一说下面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宣纸、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仕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观点: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wēi é     táo zuì     qǔ pǔ     chún shú     mánɡ ɡū nianɡ

( )   ( )   ( )   ( )   ( )

yún jǐn     qín jiàn     lái yīn hé     qiān sī wàn lǚ

( )   ( )   ( )        ( )

4、根据拼音写汉字。

1.国人团结一心,打败了日kòu______的侵略。

2.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yuè______

3.石头像báo______子一样被五位战士扔向山jiàn_____

4.   tǎn____________ 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5、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威风凛凛——________    干燥——________   抵御——________   

拥戴——________   别出心裁——________    惊慌——________  

探望——________   照顾——________   怒气冲冲——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小窗观云

昨夜一阵小小的风雨,早起已是大晴,拉开窗帘——一条洁白的云河粲然横在眼前!

这真是一条云的河流。那样长,那样滔滔不绝地从西天汇集而来,横贯东西,从我窗前“哗哗”流过,直奔我的目力所不及的天际!我得承认,这是一条罕见的云河,这样滔滔不绝、源远流长。看它的气度、阵容,就仿佛一列长长的庄严的仪仗队,队员们个个身着白色礼服,挺胸抬首,气昂昂地守候着奏乐的时刻——其美丽壮观,实在令人为之动容!

当然,这滚滚的云河,也不是绝对整齐划一的——一片连绵的雪白中,细细察看,颜色有轻有重,有浓有淡,而形状,更是千姿百态了。你看,这里是一排滚滚的云涛,每一簇白云都浓浓地聚着,铺棉叠絮一般,如同一个个雪白的硕大的球体。那前呼后拥、熙熙攘攘地挤着、碰着,一浪推一浪地向前卷去的阵势,真是大有“云涛滚滚,澎湃万里”的气概呢。而这边,虽然也是云河的一段,气度却迥异了。这边的云是薄薄的、匀匀地旋着。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地逶迤着。有的如轻盈透明的面纱,有的如少女脸上淡淡的粉妆,还有的简直就是一匹平整的白绢,无言地铺在碧蓝的空中了。更有那如一挂失了声的瀑布的,线条分明,如奔似溅地横躺着,美丽奇妙得令人叹为观止!而天际——那是最能见造化之神功的了——傲然地挺立着一簇白云,那形状、那气势,活脱脱就是一匹白鬃野马,一跃而上青天,便凝然停住了,只保持着那奔腾的雄姿,专供普天之下的人民抬头仰望!——神奇的自然,有着怎样伟大、怎样令人赞叹的创造力啊!

然而,更妙的是,这云河里的千姿百态,看上去好像是一幅幅静止的、定型的画面,实际上却是时时在移动着、变幻着的。你只要将眼睛闭上一分钟,然后重新凝望它们,你就会发现,原有的行列,原有的图案全都变了!——汹涌的云涛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微波粼粼的湖面,平坦的瀑布不见了,起伏连绵的丘陵出现在你的面前。连那四蹄奔腾的白鬃野马,也正收拢前蹄,似乎要蜷伏下来,潜心休息一阵子了——短短的瞬间,一切都已重新排列组合过了!你若不刮目相看,你便得做一个落伍者了!

(1)解释下面的成语。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刮目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要求句子结构,关联词语不变)

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地逶迤着。有的如轻盈透明的面纱,有的如少女脸上淡淡的粉妆,还有的简直就是一匹平整的白绢,无言地铺在碧蓝的空中了。

(3)下面的句子哪些描写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给正确的选项打“√”。

①看它的气度、阵容,就仿佛一列长长的庄严的仪仗队,队员们个个身着白色礼服,挺胸抬首,气昂昂地守候着奏乐的时刻——其美丽壮观,实在令人为之动容!( 

②昨夜一阵小小的风雨,早起已是大晴,拉开窗帘——一条洁白的云河粲然横在眼前!( 

③你看,这里是一排滚滚的云涛,每一簇白云都浓浓地聚着,铺棉叠絮一般,如同一个个雪白的硕大的球体。那前呼后拥、熙熙攘攘地挤着、碰着,一浪推一浪地向前卷去的阵势,真是大有“云涛滚滚,澎湃万里”的气概呢。( 

(4)仔细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云的变化:汹涌的云涛(   ),瞬间变成了(   )的(   ),(   )的瀑布( ),出现在你面前的是起伏连绵的(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 )的顺序写的。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出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作者都用了哪些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表示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11、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 (tī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

2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_______________

在第7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________

5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______  、_________

6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竹节人(片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        ( )             虎视( )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玩竹节人很热闹?用“ ”画出来。

【3】选文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A.玩竹节人得到的乐趣

B.同学们都喜欢竹节人

C.上课下课玩竹节人的方法不同

D.竹节人的玩法

【4】能形容选文中同学们表现的词语有(        )(多选)

A.深思熟虑

B.兴致盎然

C.聚精会神

D.如痴如醉

【5】从“后面的同学不知趣”中的“不知趣”可以体会到(          

A.同学们不喜欢学习。

B.玩竹节人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巨大。

C.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看“我们”玩竹节人。

D.同学们不尊敬老师。

【6】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东东在阅读课文时,把此选段当作阅读重点,那么他的阅读目的是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名

  ①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②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④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和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致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⑤“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⑥晚上,临睡觉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了。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复杂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⑧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⑨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⑩“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解释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①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喊自己的小名,作者会有一种不舒服甚至不被尊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前两次抗议妈妈喊他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分别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又脱口喊出“我”的小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车站送别时,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来写妈妈,表现了_____

【7】妈妈可不可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素质 向来)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只 单纯)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

【2】写近义词。

如许——( ) 稀奇——( )

【3】请把文段中描写“跳鱼儿”的句子画上“____”。

【4】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

A.西瓜被偷瓜人偷走吃掉。

B.西瓜长在海边被海水淹没。

C.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5】“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的含义是(   )

A.院子是四方的,所以在院子里往上看,天空是四角的。

B.“四角的天空”指的是广阔的天空,说明“我”和“我”的朋友们见多识广。

C.“我”和“我”的朋友生活在高门深院内,视野非常狭窄。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奇妙的夜晚。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表达与交流

如果你变成了一个购物袋,你的“一生”将会有怎样的有趣经历呢?你也许会装满各种可口的零食,你也许会……请以“我是一个购物袋”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叙述你“一生”中的经历。要求语句通顺,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