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妈妈很爱刘明明,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做,连书包都是妈妈帮着整理。有一次妈妈出差,几天不在家。刘明明上学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对以上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多选)

A.我认为刘明明还小,长大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B.刘明明妈妈的爱是溺爱,这样会让刘明明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我们不能这样当小皇帝,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下列词语与现在的说法不对应的一项是(       

A.印信——印章

B.大(dà)夫——医生

C.榜文——公告

D.墨客——书法家

3、下列关于句子描写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动作描写)

B.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语言描写)

C.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妈妈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外貌描写)

D.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环境描写)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古诗文填空。

(1)《枫桥夜泊》中展现漫天寒霜里乌鸦啼鸣,枫叶摇曳,渔火点点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表达了爱国诗人___________没能看到国家统一的悲愤之情。在其他古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代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即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最重要。

5、根据语境填空。

1.白鹭是一首________的诗。_____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_______。在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描写白鹭的诗句,如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沉,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________叫人________。在明月下,仿佛还听到了流水声,不由想起王维笔下“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在诗人张继诗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丝愁绪。

3.“爱国”是陆游“______________”的临终遗言;是林升“________________?”的愤慨;“学习”是来自岳飞“__________________”的惜时;是《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虚心请教的态度;也是朱熹推崇的三到,谓“___________”。

6、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本文紧紧扣住一个_____”字,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新型玻璃。我觉得最奇妙的是________玻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用的是_______玻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我发现课文的前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都是先介绍________,再讲________。我们还注意到文章的用词很准确,比如在介绍夹丝玻璃的坚硬时,说夹丝玻璃即使破碎,碎片仍粘在一起,课文用_________”来形容,使人容易理解,再如”安然无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夹丝玻璃非常坚硬。

同学丙: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___________,讲了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启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pái       wǎn      kuí

(   )队    遮(   )  (   )菜

(   )徊   春(   ) (   )梧

8、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乡愁”是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是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4)饭桌上,小红常把不爱吃的饭菜扔掉,爷爷见了,语重心长地说:“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饭后,该学习了,小红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爷爷用“莫等闲,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来教育她要珍惜光阴。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牛郎织女》选段。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出村子,过树林,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1】牛郎哥嫂的话讲了哪些意思?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标曲线的句子意思,转换成牛郎自己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最后一句话,同文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4】第4段“走”字反复运用,对刻画牛郎“离开家”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行中扩展,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画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都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暴雨停歇,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2、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第一自然段描写了   ,特点是     ,二、三自然段从    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 ,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让我们如临其境。第三自然段写了     几种声音,我体会到  

 

4、作者为什么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5、作者说我见过了;见过了,作者见到了什么?

 

6、最后一句话的指什么?

 

7、使受用不尽的是什么?

11、阅读课文片段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jìnɡ       )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       )(dōu   ),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       )(ɡuī   jūn)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suān       ),攥着钱跑了出去……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填拼音:衣_____(dōu   dū)   _____(ɡuī   jūn)裂

看拼音写汉字:可是jìnɡ_____说出来了!我鼻子一suān_____

【3】这几段话描写的场景是_____。主要通过母子之间、母亲和工友之间的_____描写等细节表现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关注带点的词语,这里连续使用几个_____,用_____的手法描写母亲工作时动作、节奏很_____,表现了母亲十分_____

【5】我鼻子一酸的原因是_____

12、阅读理解

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温森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有一次温森多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资金。祝可怜的孩子早点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1)为什么温森多说自己得到了这一周来最好的消息?

(2)你觉得温森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13、课内精彩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1将“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合适的是(   )

A.蔺相如害怕廉颇。

B.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和廉颇起冲突。

C.蔺相如不怕廉颇。

D.蔺相如的手下不理解他的作风。

3通过蔺相如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14、难忘的雨伞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当走读生,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了很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时,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里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给你,你要的伞!”

啊,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它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带着这把伞就仿佛娘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出买伞,后来又说不要伞了?前后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难忘的雨伞”的作用是(            )

A.说明了“我”对雨伞的渴望。

B.雨伞已经成为文物了。

C.这把雨伞是作者小时候收到的唯一的一件礼物。

D.雨伞点明了文章中心,是本文的线索。

15、阅读2022年世界杯宣传画,完成练习。

中文名称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第22届(每4年1届)

主办国家     卡塔尔

举办日期     2022年11月21日至2022年12月18日

举办场馆     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

决赛场地     卢赛尔地标体育场参

赛队数        32支

比赛场数     64场

【1】世界杯每______年举行一次,2022年世界杯在_____举行,决赛场地在____________体育场,这是第_____届世界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22年世界杯不是集中在一个城市举行。( )

(2)比赛持续29天( )

(3)王楠可以在2022年12月20日前往卡塔尔观看世界杯。( )

【3】请你为卡塔尔世界杯写一则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片断,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饱览:_______________ 玲珑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这两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中用这么多的篇幅,写他辉煌的过去是为了______。(先填空再选择正确说法的序号)

A.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形成鲜明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

B.再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念。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片段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 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 和谐)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在括号内用“____”画出恰当的词语。

2选文中加点的字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联系下文,我知道了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都是含有_________的四字词语。我还会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了,如看得见的 ___________。听得见的____________。感受到的心灵的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锡林郭勒草原

①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玩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②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跑,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 )     欢跃( )

【2】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来写草原。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3】文中画“﹏﹏﹏”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碧千里”表示“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之情,如果你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你最想做些什么?请展开你的想象,简单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盘点课文。

(1)《白杨》一文爸爸通过介绍白杨树   的特点,表达了自己   的心愿。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

(2)本学期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有 的蔺相如,有 的诸葛亮,有   的武松,还有   的孙猴子。

(3)通过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知道了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写:      

(4)《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   ,赞扬了德国人  

的美好境界。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进行句段练习。

(1)“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请你用上例句的写法写一写“母亲做的蛋炒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句子从不同事物的表现描述“太阳的光很亮”。请仿照句子写一写“过年时,大家的忙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这句话写出了在紧急的时刻,“大家”关于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请你仿照例子写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2、爱是什么?爱是母亲口中的“精彩极了”,也是父亲冷冷的一句“糟糕透了”;爱是父亲摇动的小舟,也是母亲掏出那一卷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句型,补充完整)。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话题: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的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内容:人生要经历很多个“第一次”,请以 “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