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2025届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确定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

xī  xì客(chénɡ chènɡ

liè  lüè可能(jǐ jìn)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只有………… 因为……所以……   如果………… 即使…………

1( )他刻苦学习,(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你取得了好成绩,(   )不要骄傲。

3( )明天下雨,我们(   )不去春游了。

4( )到了庐山,( )能真正领略它的壮美。

 

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拔草     绷带     姆指     擂鼓呐喊

B.脚腕     特姝     瞄准     跃跃欲试

C.胸膛     年龄     家禽     出谋划策

D.都督     牲蓄     笼罩     一声不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汉字。

1)我们这里的民族建zhù_________,气势恢hónɡ_________,特别是郊外的tánɡ_______代大diàn_______,没有huǐ_______坏,成为了游lǎn______胜地,是我们这座边jiānɡ______小镇的风景线。

2)现在有的推土机不再用_______带,换上了轮tāi_______

3)李叔叔从小受到家庭良好家风的xūn______陶,做事不______小节,无私fènɡ______献,大家非常喜欢他。

5、多音字

传zhuàn______ 煞shà______ 卷juàn______ 差chāi______

chuán______   shā______ juǎn______ chà______

6、补充歇后语。

1)麻雀虽小——______________    

2)黄牛吃草——______________

3)赶鸭子上架——______________   

4)猪鼻子插葱——______________

5)老鼠钻烟筒——______________

7、语言积累

(1)明月有情应识我,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宝剑锋从磨砺出,  

(4)非淡泊无以   ,非宁静无以

(5)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圆明园的毁灭》)

(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7)   ,万事功到自然成。

(8)悠悠天宇旷,  

 

8、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2.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4.虞世南在《蝉》一诗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抒发自己高洁的志向。

5.“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当你看到同学有浪费行为时,你可以这样劝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                    模糊( )

旺盛( )                      确实( )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 ),运用( )描写,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个“鸟的天堂”( );这里的双引号表示(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

【5】展开想象,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把“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1】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__________,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2】文章的2-6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可燃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列数字   D.做比较

(1)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______

(2)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____

(3)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____

(4)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_____

【4】可燃冰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与我同行

①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补习课。家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有点可怕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我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令人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④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⑤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⑥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⑦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⑧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还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⑨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用“______”画出一处能表现“过岭是我极惧怕的”的句子。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前后呼应

B.总起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第⑤段中提到“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惊跳”的原因是______。从画“        ”的句子中能感受到父亲是一个______的人。

【4】第⑧段中“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这句话中“夜行的路人”实际上是_______;“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中“夜行的快乐”指______

【5】“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读到这样的结尾,你一定感慨万千。如果你就是作者,当你得知真相后,会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

我想对父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A.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完美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北京小汤山医院与武汉火神山医院编设床位数一样,建设用时也相同。

D.疫情防控不是单个人或是单个部门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2】结合材料谈谈在“中国速度”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写一段讲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论读书(节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gao)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     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智力不集中”的人可读___________

【2】和画“        ”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短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茶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chuāng),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词打“√”

2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作者非常留恋老家院子里的荷花 B.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C.赞颂祖母高尚的品质

15、课内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选自课文《四季之美》)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作者抓住了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秋天黄昏的美丽。

【3】请从文段中找出描写归鸦动态画面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群群、一队队大雁比翼而飞的壮观场面;从“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黄昏带给作者的愉悦心情。

16、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的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们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对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强调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B.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

C.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D.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2】“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的主要原因是(   

A.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B.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C.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D.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3】对本文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说明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B.本文具体说明了饮水要注意的问题。

C.本文具体说明了饮水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饮水要注意的问题。

D.本文具体说明了喝足够多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有利于长寿。

【4】不属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饮水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B.要养成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

C.每天要喝足够多的水。

D.尽量少喝酸性饮料。

17、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①句总括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总括这三个特点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四个方面描述了松鼠漂亮的形态,分别是哪四个方面?

A    B  C D

4文中画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一片绿叶的回忆

王云凤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而去,也有许多事情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上。每当我翻看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让我难忘的小山村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才20岁,文静少语,但却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她。

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绿叶?”我不禁问道。叶老师給我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外面的常春藤说:“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人间了。”这件事被一位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抱病画了一片碧绿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春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溘()然长逝,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叶子吧。” 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她见到我非常高兴,我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美的小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面抄写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溘然长逝:__________

谦逊: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下面的分析与其内容相符合的是(        )(多选)

A.叶老师喜欢绿叶,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位性格谦逊的好老师

B.叶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使“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C.画家画的碧绿的叶子,给了生病的小姑娘生活的信心,挽救了小姑娘的生命

D.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这位小姑娘就是作者“我

【3】老画家在风雨之夜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

【4】点题,就是用简要的话把文章或谈话的中心意思说出来。请你从文中找出点题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检阅台。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理解句子意思填空。

(1)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

“这话”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种“草”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_。说“这话激动人心”是因为如果试验成功,人类就可以在火星上制造出__________,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可能;说它“令人生疑”是因为火星不但遥远、贫瘠、___________,而且湿度极低。

(2)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把拟南芥比作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具备率先在火星上生存的优点。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它有四个独特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对科学家通过控制机器人在火星上的工作表述有误的选项( )

A.对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

B.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

C.把拟南芥的种子插入火星土壤。

D.护理拟南芥的生长。

【3】文中“ ”的句中的“主要”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假如拟南芥真的在火星上存活,火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体会例句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下面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木中攀缘、穿行。

云朵在天空飘荡             鸟儿在林间歌唱             回到乡下奶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例句,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件事,总有那么一刻,让你记忆犹新,收获颇多。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