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C.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今天的印章中较多地使用它。

D.隶书通行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2、下列字谜中,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目相交巧开口(谜底:国)

B.注册没有一点水分(谜底:珊)

C.秋后梧桐半凋零(谜底:焚)

3、请为多音字找到自己的家。

1. xìng xīng

1画家看着一脸  )奋的儿子,被感染了,决定去看看活泼的阳光。

2我们全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高 )地来到美丽的大 )安岭。

2. shì

1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 )的闪了回去,然后再露出一点。

2他看日出 )乎只是在儿子和儿子的老师之间作一个公正的评判。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5、填写诗句。

(1)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

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

(3)《杨氏之子》一文中,面对孔君平的发问,杨氏子以“________”来进行回答。

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风平( )( )        ( )( )欲试          ( )( )

兴致( )( )        胸有( )( )        ( )( )

(1)掰手腕比赛即将开始,好几个同学都___________

(2)当朋友遇到难题时,我会为他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词语中,表示很有把握的词语是: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同音字。

xiè               zhěn                  

( )       ( )       ( )

( )       ( )        ( )

8、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隐晦___________   方便___________   敦厚___________

衰落___________   强悍___________   拒绝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以下文学类文本《让他为你擦车吧》,根据题目回答问题。

让他为你擦车吧

张翔

①我们驱车去一个朋友家玩。途中,朋友说,她是不轻易请人到家里做客的,除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于是,我们就笑着回答说:“那我们是贵客哦。”

②她有些羞涩地说:“其实也有我哥哥的原因,因为他自小就是一个哑巴,即便是长大了,他心理也很单纯,所以接人待客多少有些不方便。”

③我们沉默了些许,表示理解,越发觉得朋友对我们的诚意。

④她家住在东郊的一个旧居民小区里,我们去她家之前,她已经打电话告诉父母了。于是,我们出现的时候,家人早已迎了出来。

⑤出来的人中,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一身干净洁白的衬衫,褶皱还未褪去,显然是刚穿上的,清秀的脸上被一种纯净的笑容堆满着。我猜他定然是朋友的哥哥。

⑥我们进屋刚落座,茶酒饭菜就已经端上来了,看来她的父母是掐着时间做的。我看着这满桌热腾腾的饭菜,心里暖烘烘的。

⑦席间,手机忽然响了,于是我起身出门去接电话。刚踏到门边,我就呆住了,因为我忽然看到在停车的空地上,一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正提着一桶水在为我们擦车,那人就是朋友的哥哥。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抹布在车身上飞速滑动。我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哪里有客人忙着吃饭而主人却忙着为客人擦车的道理呢?我立即摁掉刚接通的电话,迈步前去制止他。

⑧可就在这时,我被人一把拉住,转头一看,正是我的朋友。她笑眯眯地把我往家里拉。我提醒她:“那是你哥啊!”

⑨朋友笑着回答说:“是的,没关系,那是他自己去的。”

⑩“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怎么能让我们吃饭却让他去为我们擦车呢?”我心中顿时掠过一丝不快。

朋友显然知道我秉性耿直,于是就笑着小声解释说:“你想我可能去委屈自己的哥哥吗?只是我每次留他在席间招待客人,他都十分尴尬。因为他无从交流,总是感觉自己没用。但是他也是个好客的人,希望能为客人做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热情,也表明自己不是个负累。所以,请你就让他为你擦次车吧。”

话音落下,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原来,朋友不让我去制止她哥哥为我们擦车,只是为了在饭桌之外给他一个待客的平台而已。原来这不是一种沉默的遗弃,而恰恰是巧妙地给他另一种尊重。

这种细心而特殊的安排,顿时让我感动得心潮翻滚。

饭后,我们准备回城了。这时,她的哥哥早已把我们的车擦得崭新亮洁,微笑着站在车旁,那白色的衬衫早已被黄色的泥土染成一片又一片的淡黄。他看上去像一个贪玩的孩子。我竖起大拇指赞赏他。他的脸顿时笑得像春日阳光一般灿烂。

返回的路上,明媚的阳光忽然穿云而出,路边的树叶绿得透亮,微风中的泥土香味如此熟悉而亲切,我眼前的那张纯真笑脸如此灿烂……

【1】“我”的朋友不轻易请人到家里做客的原因是(       

A.她家住在东郊,距离市中心比较远

B.她的哥哥是哑巴,招待客人有所不便

C.她家的房子很旧,是旧时的红墙瓦房

D.她哥哥总是要帮客人做事,让她很尴尬

【2】文中第13自然段中“这种细心而特殊的安排”指的是(       

A.朋友吩咐她哥哥为“我们”擦车

B.朋友的母亲安排朋友和她父亲陪“我们”吃饭

C.朋友说服“我”,让她哥哥为“我们”擦车

D.朋友的家人在“我们”刚落坐就端上茶酒饭菜

【3】“我”发现朋友的哥哥为“我”洗车后,心情变化是(       

A.不安-不快-开朗-感动-愉悦

B.不快-不安-感动-开朗-愉悦

C.不安-愉悦-不快-开朗-感动

D.不快-感动-不安-愉悦-开朗

【4】文中有四处(画线处)写了朋友哥哥的笑容,这样反复写的作用是(       

A.提示行文的线索,前后相互照应

B.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完整清楚

C.揭示文章的主题,给予读者启示

D.表现人物的内心,凸显人物形象

【5】题目“让他为你擦车吧”的深层含义是(       

A.朋友支持哑巴哥哥做事,免去他的无聊

B.要给予他人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平台

C.朋友一家人热情好客,尽心为客人做事

D.朋友希望哥哥得到锻炼,免去他的尴尬

【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成全了朋友的哥哥接待客人的心愿,“我”心情轻松

B.天气晴朗,外出游玩享受郊外美景,“我”舒适惬意

C.这次做客之旅,“我”获得了生活的启示,心情舒畅

D.在朋友家享用了满桌热腾腾的美食,“我”心满意足

【7】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个纯朴、热情的家庭?请至少列举四点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12自然段中“原来这不是一种沉默的遗弃,而恰恰是巧妙地给他另一种尊重”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2)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3)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煮书”是____________

(2)“煮书”的好处很多,既可以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对“煮书”的理解,给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书是精神食粮,是可以煮的。( )

(2)语文课文都是范文,要放声朗读,仔细品味。( )

(3)读好书时一定要做到反复诵读品味,这样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

【4】你怎样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请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

11、开心阅读。

苏州园林博物馆参观须知

①博物馆实行限流参观,当参观人数接近瞬时最高流量200人时,管理人员将采取间隔放行的办法控制馆内人数。

②参观者须通过安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其他有碍公共安全的物品入内。

③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须有成人陪同,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同,衣履不整者、醉酒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内。

④团队参观需提前一天预约,入馆前由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⑤参观人员应注意文明形象,严禁吸烟,要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不得奔跑、喧哗。

⑥参观人员应注意馆内安全提示,禁止拍摄或触碰的务必遵从。

【1】阅读“参观须知”,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星期二下午学校组织参观活动,六年级368名同学兴高采烈地一起进入博物馆,馆里很多展品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________

(2)如果你带着一只猫进入博物馆,一定会被拦下来。 (________

(3)我们要文明参观,在博物馆里所有地方都不能拍照。 (________

(4)我们在博物馆里不能奔跑、喧哗。 ________

12、阅读。

《湖》(节选)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xiá jiá)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xiāng xiàng)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为了突出表现“湖”之美,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哪种状态下的湖?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强烈的___________,对读书的____________。

5、“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老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他从来不说“是”或“不是”,也从来不落下白纸黑字。有人跟他说话,他只冷冷地听着,右手托住下巴颏儿,肘弯支在左手背上,而且无论什么事,他拿准主意之后就决不反悔。哪怕一笔微不足道的生意,他都要盘算半天。当他的对手经过一番钩心斗角的谈判,自以为没有露出半点口风,而其实已经给他摸清底细,他却回答说:“这事我得跟内人商量商量,现在不能做出决定。”他的妻子早已给他压迫得成了百依百顺的奴隶,在生意上却是他最合适的挡箭牌。他从不上别人家去做客,也从不肯应邀赴饭局或请客吃饭。他从不大声喧哗,仿佛什么都讲节俭,连动作都力求省劲儿。由于他始终尊重所有权,所以他决不乱动别人的东西。然而,尽管他说起话来细声细气,举止稳重,箍桶匠的谈吐和习惯仍不免有所流露,尤其在家里,不像在别的地方那样因顾忌而克制自己。

体格方面,他身高五尺,肥胖,结实;腿肚子的围长足有一尺,膝盖骨鼓溜溜的像个大结,肩膀宽阔;圆脸,皮色乌亮,布满了小麻点;下巴笔直,嘴唇没有一点儿曲线,牙齿雪白;眼睛里透出冷酷,像是要吃人,老百姓称之为蛇眼;脑门上皱纹密布,堆起一道道颇具奥妙的横肉;不知轻重的青年人拿葛朗台先生开心,把他发黄变灰的头发叫作雪里藏金。他的鼻尖肥大,顶着一颗布满血丝的肉瘤,有人不无道理地说这里面包藏着一团刁钻的主意。这副长相显示出阴险的精细、从不感情用事的清正和他的自私自利;他的感情只专注于吝啬的乐趣和对女儿欧也妮的爱怜,这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是他心目中真正疼爱的宝贝。他的言谈举止,乃至于走路的步态,总之,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出由于事业上始终一帆风顺而养成的一种习惯的自信。

所以,葛朗台先生尽管表面平易近人,骨子里却有一股铁石般的硬脾气。他的衣着始终如一,1791年是什么装束,今天还是什么装束。结实的鞋子,鞋带也是皮的;一年四季,他总穿一双呢袜,一条栗色粗呢短裤,在膝盖下面扣上银箍,黄褐两色交替的条绒背心,纽扣一直扣到下巴颏儿,外面套一件衣襟宽大的栗色上衣,脖子上系条黑色的领带,头上戴一顶宽边帽。他的手套跟警察的手套一样结实,要用到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才更换,为了保持整洁,他总以一种形成定规的动作,把手套放在帽檐的同一个部位。索漠城里的人对这位人物的底细,也就知道这些。   (有删改)

1对句子“他却回答说:‘这事我得跟内人商量商量,现在不能做出决定。”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很尊重屋内的人

B.他遇事缺少主见

C.他很尊重他的妻子

D.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找的借口

2“他从来不说‘是’或‘不是’,也从来不落下白纸黑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不会写字 B.他很有礼貌

C.他很精明狡猾 D.他不善于表达

3[疑难]“他的衣着始终如一,1791年是什么装束,今天还是什么装束。”联系全文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

A.他生活朴素

B.他非常吝啬

C.他特别喜欢一种装束

D.他对衣着有自己固执的追求

4第2自然段对葛朗台先生进行的主要是什么描写?(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性格描写 D.语言描写

5“眼睛里透出冷酷,像是要吃人,老百姓称之为蛇眼”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葛朗台先生有优点吗?如果有,试举出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通过几句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突出他或她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全文,葛朗台先生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试联系文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蝉自己能够听见自己所唱的歌曲吗?

我与蝉比邻而居,使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们。

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5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蝉却仍然镇静地继续发声,好像没事人儿一样。

1.用“比邻而居”写一句话。

比邻而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清晰——(      )——(      )

喧哗——(      )——(      )

3.本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6、阅读短文。

从“胸有成竹”谈起

①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同,擅长画竹子。他画竹子的时候从不打稿,随意挥洒,种种翠竹便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眼前。人们就用“胸有成竹”来称赞他的娴熟笔法和精妙记忆,他能达到这等妙笔神功是对竹子长期观察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像文同观察竹子那样,长期地、精心地观察周围的生活,难道一幅幅生活画卷不会存之于心,应之于手吗?

②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是不是把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碰到的每件事都观察一番,并把观察的印象记录下来呢?不是的。主要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注意从那些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东西。特别是要观察有特点的人和物,不仅观察人的外貌特征,还要观察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如老舍讲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

③养成观察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我们关心生活,热爱人民,同时,对丰富情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娴(xián   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益处( )               普通 ( )

熟练( )               活灵活现( )

【2】找出文中反问句写在横线上,并照样子把它换成另外两种说法。

例:没关系,难道这里的人不认识我?

改成:①没关系,这里的人都认识我。②没关系,这里的人不会不认识我。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胸有成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少年英雄王二小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拨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 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1】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二小心里根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

B.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

C.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2】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王二小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文中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18、阅读。

大象的乡愁

①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wú yuá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má fan

②当地警察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然  果然)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只是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③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   )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写词语。

wú yuán wú gù_________________ wēi xié___________ má fan________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hǔ  chù)死   jìng  jīng)直

3在第③段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原来,______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______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4联系上下文,圈出第②段括号中合适的字、词。

5联系上下文,将第②段“____”处补充完整。(要求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出不同观众的表现)

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答。

文章第②段中这样写道: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疯”字上加引号?(不少于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第②段段意。(字数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在河湾的岸边,看见两个孩子,他们的神情既紧张又专注,似乎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②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③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这是在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④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⑤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⑥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我才能在春天这本书里,读到了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⑦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救助和关怀这只蝴蝶的?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2读第③段中划“_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圈出句子中小男孩、小女孩的动作。

②从中可以感受到小男孩、小女孩___________

3第③段加点的词语:“生命线”“蝴蝶”与第⑤段加点的词语:“避难所”,在文中分别指什么?根据文章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A.小女孩的红头绳        B.用红头绳接起来的柳条

C.另一只蝴蝶        D.蝴蝶型的发卡

E.一丛野蔷薇        F.搭起的几片树叶

“生命线”:__________    “蝴蝶”:__________    “避难所”: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后,看到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再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的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仿照句子的写法,补全下面的句子)

开学典礼开始了,小王满含期待校长宣读获奖学生名单,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仿写句子)

早晨的集市真热闹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志敏说自己没钱。国方兵士并不相信他。(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类带来了诗的灵性。(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他作文里的病句大大进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每一个中华儿女怎么会不盼望祖国的统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句。

海力布忽然听见天空中喊救命的声音。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贵州省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地。也许你生活在乡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也许你生活在城市,对那里的一花一景都特别喜爱。请选取一处你最喜欢的身边之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其进行介绍,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恰当地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③可根据需要,分段描述,突出重点;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