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古诗应用题。

在期末写评语时,为了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会祝你来年: ______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个句子,让读者能想到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全神______注      ______峭壁      居高______

______山倒海    (______精会神    斩钉______

5、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天(_____)地  千(_____)一(_____ 前(_____)尽(_____  

不(_____)疲(_____)(_____)(_____)风云 _____)出(_____)裁  

_____)高一(_____   得意(_____)(_____)弄(_____)成(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凸显黄河的壮阔,赞扬它一往无前的顽强。

B.前两句写黄河曲折和风浪之大暗示诗人仕途坎坷。

C.诗歌后两句用典,主要表达诗人隐居避世的渴望。

D.诗歌想象浪漫,表现诗人的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远征”即指长征。

B.“万水千山”表明红军长征途中跋山涉水,环境恶劣。

C.“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本诗的总领句,莫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D.“只等闲”表现了长征途中的轻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中蕴含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事例:______________。诗中“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战士们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寒”字冷峻严酷,让人体会到_____________

【4】从本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红军长征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诗中“________”一词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

其中“三军”指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不仅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还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B.这首诗气魄雄伟,对仗工整,巧用拟人,写得细腻委婉,有声有色。

C.诗人以点代面,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万水”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千山”以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

D.诗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的音乐节奏是( )

A.高昂激越

B.清幽舒缓

C.气势磅礴

D.热烈高亢

【2】本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

A.海上生明月的美丽景色。

B.皮鞋匠和妹妹做梦听音乐的事情。

C.海上刮起了大风,巨浪翻滚的情景。

D.贝多芬因同情盲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继而创作出《月光曲》的过程。

【3】下面哪个句子是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B.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C.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D.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4】下面哪个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

A.作者借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赞美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他卓越的音乐才华。

B.清幽的月光、波涛汹涌的大海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激情。

C.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

D.盲姑娘热爱音乐,又懂音乐,这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让贝多芬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

【5】哪一个词语不是用以描写、表现和评价音乐的词语( )

A.古色古香

B.一唱三叹

C.天籁之音

D.余音绕梁

10、课内阅读。

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的献上了革药和小鱼。老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滴掉在我们脸上……

1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没有写老师说话,如果老师说话,她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出美丽

她从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优秀的歌手,但是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根本就没有能力让她读太多的书。到初二时,她就被迫暂停学业,跟着母亲去县城摆水果摊攒学费。等攒够钱重回学校后,她还得白天读书,放学后放牛,很多时候,她甚至连作业都是在牛背上完成的。尽管如此,她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歌者!

读完初中后,她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名的成绩,考取了自治州行政中心康定市的一个中专,还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没能继续升学。在知道自己不能接着读书的那个晚上,她哭了整整三个小时。

几天后,她来到县城一家酒店里打工。有一次,在酒店里驻唱的乐队人手不够,她就自告奋勇地上去凑了一回人数,结果让乐队的人一下子就惊呆了,他们向酒店老板请愿希望能带走这个唱歌奇才,酒店老板也听了她唱歌,他觉得让她做服务员真是屈才了,但老板考虑到她毕竟年龄太小,不放心让她跟着乐队的人到处漂泊,就回复乐队的人说:你们可以请她唱歌,但只能在我这里唱!

就这样,这个洗碗妹成了酒店的驻唱歌手。有一次,县里的领导来这里吃饭,他们发现了她独特的嗓音,便把她介绍给县艺术团,那年她20岁。此后的她更加努力勤奋,最终考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而后又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深造。

200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因参演舞剧《梦幻康巴》获得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声乐表演一等奖。结果她被西藏军区文工团看中,将其招到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此后的她经常去为驻守西藏的官兵们演出,她那浑厚醇美的歌声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她的名字也被人叫得越来越响亮。

几年后,为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她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并最终以一曲《走天涯》红遍大江南北!没错,她就是如今被誉为妙音仙女下凡来的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玛。

我的父母曾叫我认命吧,他们都告诉我穷人家的孩子不要有太大的梦想。回望往事,降央卓玛经常会这样感慨地说,但我不认命,因为梦想是人生的土壤,只要有土壤,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1】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

独特——________ 醇美——________ 孱弱——________

【2】本文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她是藏族女歌手。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主人公成功的原因是( )。

A.她不认命,她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

B.她有梦想,她从小就立志作一名优秀的歌手。

C.她有梦想,并且能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华盖:古星名。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

【1】“孺子牛”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的人。

【2】诗句中的“_____”与课文中的“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出鲁迅先生______的伟大精神。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运用___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对待__________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__

(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运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__

(3)这首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选自鲁迅《好的故事》

【1】填空。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还读过他的作品:《_________》。

(2)这学期,我积累了许多鲁迅先生的名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学期的课文和课外查找的资料,我认识了一位_________的鲁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读画横线句子,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部分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城市不断出现,老的城市不断扩展,城市人口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里,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最使人头疼的是空气污染严重,以及噪音扰乱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②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③科学家研究证明,城市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是森林空气中细菌含量的100多倍!幸运的是,有些可爱的“绿色卫士”在保护着人们:它们本身还会产生多种消灭细菌的物质,如痢疾病菌接触杨树叶后会死亡。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的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上的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荫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医生调查证明,常到公园散步的病人,他们的心肺活动往往有明显好转。

⑤每当百花盛开、绿树成荫时,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使人心旷神怡。可是,你是否想过,城市里的树木花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它们自己却被污染了的空气侵袭者,常常未老先衰,加速死亡。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  )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  )四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  )活四百年。在城市里(  )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会使树木生长速度降低一半。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种树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发挥“肺”的功能。

【1】抓关键句,把握第②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

A.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

B.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

C.树木花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

【2】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中心句,正确的是(  )。

A.植树节的时候,人们积极地到山野种植各种树木。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花草树木。

C.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

【3】与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的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

A.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B.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C.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4】联系上下文想想,依次填写短文第⑤自然段括号里的词正确的是(  )。

A.可能     可以     只是          只能

B.可能     可以     只有     只能 能

C.可以     可能     只有          只能

【5】短文中介绍了树木花草在城市里有哪些作用?请简洁概括出其中的三个方面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7、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19、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今年七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了。请你以“红心向党       爱我中华”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富有感染力;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