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学生陈某从“旷课→抽烟→吸毒→抢劫→入狱”的经历启示我们(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只有从重处罚,才能避免未成年人犯罪

③未成年人都难以抵制不良诱惑④要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生活片段中,违法行为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生活片段

违法类别

A

王某因坐过站要求停车遭拒,对司机进行殴打,最终因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B

后排乘客李某未按规定系安全带,被交警处以1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C

某机构擅自将陈某的照片用作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违法行为

 

梁某在观看沙滩音乐节时情绪激动,多次向舞台扔矿泉水瓶,最后民警将他带走并予以警告处罚

严重违法行为

A.A

B.B

C.C

D.D

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青少年都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自豪。下列标识属于这一组织的是(     

A.   

B.   

C.   

D.   

4、五一小长假,天气晴好,春光明媚,许多市民扶老携幼前往位于资江沿岸的十洲公园,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山水风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但是与这美景格格不入的却是景区草坪里、小道边时不时有矿泉水瓶、卫生纸、果皮等各种生活垃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某些游客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这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③游客应该提高文明素质,做一个负责任的人④个别游客的行为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以下行为体现语言文明的有(       

①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②与人交谈时心不在焉

③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④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下列名句与此意思相近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国家安全(     

A.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B.才能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C.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D.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8、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我们要热爱劳动,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②劳动创造了一切

③劳动是幸福的源泉④劳动是家长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图漫画表明(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④个人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社会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员,有着多重身份,我们既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又是老师的学生。我们既是遵守公共秩序的社会成员,也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这说明(       

A.身份越多,责任越大

B.人的社会身份是不确定的

C.每个人的责任都是相同的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11、“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统计分析图反映了(     

   

A.大多数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B.公民普遍能弘扬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大多数人能积极帮助摔倒老人,做到关爱他人

D.广大青少年公德意识强,能做到量力而行

12、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战士保护我们的安全,履行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些表明(     

A.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

B.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

C.承担责任只来源于职业要求

D.勇于担责,敢于担当,生活才更加幸福

13、在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当观众把目光聚焦于一个个明星运动员时,而数万名志愿者正默默地为赛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①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②是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

③能积极融入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作用不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按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④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告诉我们要(     

A.恰当表达情绪

B.做到尊重他人

C.培养敬业精神

D.正确对待挫折

16、2023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推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部分学校开发了济南、东营等黄河沿线的研学文化路线,深入开展“黄河文化”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其中,我们可以(     

①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②锻炼独立能力,实现完全自由

③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促进自我发展④弃学专心实践,关注国家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礼让城市更有温暖、更有爱,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和谐、更包容。以下关于“礼”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小朱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时,仪表整洁、着装得体

B.小罗同学在学校尊重老师,但回到家里对家人爱搭不理

C.小刘作为班干部,制止班级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

D.小张同学在学校运动会时,真诚给比赛失利的选手鼓励

18、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制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19、随着社会数字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图中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①严格自律,不再上网②提高素养,不沉迷网络

③增强自制,理性上网④学会信息节食,避免盲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八年级的玲玲参加了近期举办的社区活动,将自家的闲置物品转让给需要的人。下列态度中,你赞同的是(     

A.妈妈:把学习时间都浪费了,不值得

B.爸爸: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节省资源

C.邻居:白给别人太吃亏了,应该收点钱

D.爷爷:家里又不缺钱,给他们钱更方便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而长时间玩游戏、看电子书,还有人随意发布虚假信息。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请谈谈你的看法。

22、请你对下列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3、请你辨析:

理智看待不公平,追求公平要努力。

公平正义难实现,不用追求与维护。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2019年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的标志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的志愿者,这个时代需要志愿者,也需要志愿者精神。黄山市市社区、学校、物业联合发起以“我奉献、我幸福、我快乐”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我校也积极参加,为社区清理地面垃圾、植树、铺草坪、打扫卫生……同学们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课外充实自己的一种方式,不会影响学习。

(1)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切实可行、具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

(2)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3)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服务和奉献社会? 

(4)青少年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可以采取哪些做法?

25、材料一:某市民在“朋友圈”参与某儿童摄影门店公众号发布的“集赞抽奖”活动,填写了联系电话,集够了 “赞”,却得不到奖品,反而隔三岔五接到推销电专。他愤愤不平地说: ‘以后再不转发粪似缘动碟到这样搜集个人信息搞轰炸推销的,得不偿失。”

材料二: 2017年 5 月9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也是 “两高”首次就打去侵犯公民个八信息犯罪出合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定。

(1)请对材料一中儿童摄影门店的做法进行评析。

(2)请谈谈我国法律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有何意义?

26、正确认识善意的谎言?

 

27、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王铮亮演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天底下的儿女为之感动,让很多观众流下了热泪,这首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深受欢迎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优美的歌声引导天下做儿女的应该怎么做?为什么?(7分)

(2)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父母之爱,简要举一例说说你家中爱的故事。(3分)

(3)感动不如行动,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8、近两年,媒体曝出多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此,某校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一次调查,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设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调查方式。

【警醒你我】

2019年5月15日下午,渝桥法院对一恶势力团伙中的4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分别以抢劫罪判处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宣判后,在法庭教育环节中,公诉人说道:“孩子在青少年期,作为家长要关心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4个家庭不贫不围,经济条件不错,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值得家长深思。”

(2)调查小组的同学们在讨论、分析4名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请你进行概括。

【行动探究】

2019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发布会。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在会上透露,共青团正在配合全国人大工作机构,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工作。

(3)请你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4)你认为青少年自己应该如何预防犯罪?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