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巴中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禅让制是我国古代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时代开始于(

A. B. C. D.

3、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A.《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B.《青年杂志》和清华大学

C.《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D.《新青年》和清华大学

4、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图二的发明者是美国人本茨

C.图一、图三的动力是蒸汽机

D.图四导致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5、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抵抗外国侵略 B.学习西方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维护封建统治

 

6、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郦道元的《水经注》

C.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7、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②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④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是(     

A.戚继光

B.赵匡胤

C.赵构

D.岳飞

9、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

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0、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儒略历 B.《荷马史诗》 C.《掷铁饼者》 D.“原子论”

11、东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游牧民族不包括( )

A. 匈奴   B. 藏族   C.   D.

 

12、下表反映出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A.号召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B.废除了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3、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欲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指的是战争的失败(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农业生产的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A.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 C.打制石器 D.青铜器

15、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你认为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A.“一五”计划已经取得成就巨大

B.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

C.国民经济工农比例的严重失调

D.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16、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日本通过改革完成了两次社会性质的转变,使日本走上富强道路。下列不属于日本第二次社会变革背景的是(     

A.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D.倒幕运动成功

17、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

18、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图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9、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应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________秘密召开的。

22、战争是人类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______

(2)使美国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战争是______

(3)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

(4)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开辟了______,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同时夹攻境地,有利于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23、把下列人物前的序号填到下面相应内容前的括号里。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E.韩非

(1)(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  )提出的学说,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

(3)(  )“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

(4)(  )“兼爱”“非攻”。

(5)(  )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国家。

2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5、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我国申报的甲骨文已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1)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_指事、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儒学】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孔子是______时期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汉字书法】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3)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汉以后,书法称为专供人欣赏的艺术。东晋________的书法笔势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4)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和《______》,均为幕本。

26、战略:制定了以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歼灭________为主要目标,_________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7、古代罗马颁布的《__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____》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先制。

28、____(填人物)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填人物)。

29、1861年,__________(人物)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25年,__________(人物)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0、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了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直到抗战胜利,一共坚持了多少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1936年底,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是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列举抗战的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的名称

(5)列举在抗战中牺牲的国共两党最高的将领。

(6)列举在抗战中两个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三例)

(7)抗战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3、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由始皇创立,而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请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自秦汉至宋元时期,皇帝的统治权与宰相的行政权相对分离,且相互抗衡,皇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不断加深。

——全根先(试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材料二 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期间经历一个过程,洪武九年六月,废除行省,在全国设立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管军政,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和地方管辖……洪武十三年正月,复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材料三 雍正七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或称军机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只供传诉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依据材料一说明秦汉至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别指出唐、宋削弱相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说明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的中央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军机大臣实际作用是什么?

(4)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加强中央集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从利弊两方面来回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