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②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③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④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⑤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⑥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⑦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A. ④③②⑤⑥⑦① B. ②③④⑤⑦⑥① C. ④⑦⑥②③⑤① D. ②④①⑦⑥⑤③
2、下列句子中有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之一。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的脆响。
C.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家乡的土地人民,意味着是否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D.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
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B.高老头站起来语无伦次地说了半天,人们也没听清楚他到底想说什么。
C.附近的村子里有一户人家,上午刚给儿子办完婚礼,下午女儿不小心出了车祸,真是祸不单行啊!
D.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更不敢说话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求的后面没有句号,人生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听从内心的召唤,勇于迈出第一步,人生的风景才会永远新奇美妙。(将“只要”和“你”互换位置)
B.清华大学最近研制的一体化存储芯片机器人在三维图像的引导下,可以减少对设备的损害,增强数据恢复效率。(将“增强”改为“提高”)
C.2023年,《中山日报》推出《如果作品会说话》栏目,推介中山文化,为中山市“文化兴城”更多地寻找精神力量。(将“更多地寻找”改为“寻找更多的”)
D.阅读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新月集》后,往往会被诗集中儿童的天真情态与奇思妙想吸引。(在“往往”前加“读者”)
5、歇后语是相当有趣的一种语言形式,往往借着一些名著典故,或者生活观察,寄寓一些特殊的意义。下列歇后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被埋多时的凿井工人有救了,在场的人一扫心中阴霾,此时此情,恰似“林冲到了野猪林” ——绝处逢生。
B.在学生会主席竞选期间,张亮力挺候选人王强,有若“林冲雪夜上梁山”——自愿的。
C.搬运工一人能搬动几百斤重的货物,就像“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全凭力气大呀!
D.这个女人心机深沉,表里不一,别看她那样殷勤,却是“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6、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水浒传》中的武松嫉恶如仇,侠肝义胆,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他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B.范爱农是鲁迅的朋友,他与鲁迅在中国相识,之后一起去日本留学。范爱农回国后一直受轻视、排斥,最后因车祸而亡。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热情讴歌了苏联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和宝象国等地的经历。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弥漫(mí) 沙砾(lì) 喧嚷(rǎnɡ) 摇晃(huànɡ)
B.狩猎(shòu) 凋零(diāo) 蹼鹬(yù) 瞄准(miáo)
C.缄默(jiān) 盘旋(xuàn) 赌注(dǔ) 环颈雉(zhì)
D.雾霭(ǎi) 沼泽(zhǎo) 香蒲(pú) 山麓(lù)
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嗖削①。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③”,花蕊籍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④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节选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释]①嗖削:直立陡峭。②踞:蹲坐。③锦幄:锦绣织成的篷帐。④弥:更加。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舍船 舍:_______________
(2)溯源而上 源:_______________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甲文内容作答。
【4】甲乙两篇文章中的桃源都令人向往,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字意为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有断续、隐约之意。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诗人的理想世界。
C.后两句从他人反说诗人情怀,虽不言“我”,却更见感触之深。
D.“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易触动羁旅之思。
【2】把诗歌第四句改成“我心自起故园情”好不好?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10、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两个要点。
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缺乏科学知识,我们可能连报纸上的新闻、电视上的节目都看不懂。英国学者C·P·斯诺曾经说过:“对科学的无知,就是对现代社会的无知。”(《两种文化》)现代公民,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站在时代文化的前沿,感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感受科学更改的魅力,更为真切地体验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而不被“边缘化”。
科普作品种类很多,如解说科学原理、探讨科学问题、介绍科学应用、展望科学前沿、回顾科学历史等,可谓洋洋大观。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说明抽象的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2)如果你是一个科学爱好者,并且经常写一些科普文章,现在让你代表你们学校去参加市里的“科普作品展”,并让你在大会上发言。请先写一篇发言稿提前做一下准备。(不少于50个字)
(3)“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此选段出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这本书作为科普著作,其文学价值也极高,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
11、《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
1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这段名言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
13、阅读高世荣的《午夜敲门》,完成后面小题
①“笃,笃,笃。”“谁呀?咳!”“我是爸爸呀,阿慧,快开门吧?”
②“爸爸,你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呀,咳,你不知道半夜敲门,让人心惊肉跳吗?即使这样,我也不能开门见你!”
③“阿慧儿,原谅爸爸,让你受惊了。白天,社区让我与你隔离,不让我见你,我只好晚上偷偷来见你啦。”
④“不对啊,爸爸。我还没有脱离隔离期,你怎么能见我呢?咳。我才被隔离三天,你就要见我,为什么?咳咳。你听,我已经有点咳嗽了,更不能见你了。”
⑤“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听到电话里的咳嗽声,不放心你,才跑来见你的。我今年五十四岁了,算是半百老人了,我还参加过84年的自卫还击恶战,经过战火洗礼,不怕被传染。而你,从小胆儿就小,白天听打雷,都往我怀里钻,现在独住一房,会害怕的你。”
⑥“爸爸,妈妈前年过世后,我劝你再找一个后妈,你就是不听,你独处一室,咳,不孤独吗?”
⑦“孩子,我已经习惯了,不怕孤独。何况我有你这个小棉袄,海内存至爱,视频可聊天。我哪里会孤独呢?你一直学习成绩就好,顺利地考上了名牌大学,是学霸,也是我们的骄傲!想想就开心,我真的不孤独。听说,你们这些从武汉回到郎溪的人,一旦被防控应急指挥部收治隔离,家人禁止看望的。你开门,让我远远地看看你吧?”
⑧“对呀,爸爸,我就是被转移了,我们可以视频的,何必开门见面呢,咳?”
⑨“那一样吗?视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能见面不见面,我傻呀!阿慧,我真的太想你了。不过,这三天,我都没有想你,我知道你没事,我不想你。就是今天听说你有可能要转移,我才一下子受不了。笃笃笃,开门吧!”
⑩“我不会开门的,爸爸,你走吧。今年在网上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终于到了躺在床上就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道理我懂。咳咳。”
⑪ “你这三天在做什么?”
⑫“爸,咳,我在锻炼,多喝水,开窗户通风,咳咳,用白醋八四消毒,勤洗手、洗澡、换衣等等。我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我相信,我一定能度过病毒十四天潜伏期的。我虽然胆小,但体能一直很好。我虽然咳嗽,但没有发烧,应该是受凉引起的咳嗽。咳咳咳。我常常游泳,增加了肺活量。对了,今天太阳出来了,我在阳台晒了一天的太阳!”
⑬“嗯,听你讲话的精神气很足,我有点高兴。”“本来嘛,你的女儿,随你!”
⑭“嘿嘿。你真的随我。你妈妈在世时,就嫉妒你跟我亲。我的女儿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你一定不会有事的。要有事,也是我来承担,我愿用我的十条命换你的一条命!”
⑮“爸,瞧你,怎么说着说着,就扯些不吉利的?我们俩都不会有事的。妈妈会保佑我们的。习主席带领我国强起来,人民生活美好起来,我们越活越有劲儿,不是吗?”
⑯“阿慧,还真是啊,你讲得真好,我爱听!”
⑰“爸,万一我被转移了,你还想我吗?万一我有什么不对付,你能坚强地生活下去吗?爸!答应我,无能如何,你都要挺住,要幸福地生活下去,这是……我……的唯一要……要……求……”
⑱“阿慧,你怎么啦?你哭啦?你不是要我说吉利话吗?你怎么还这样?你不开心呀?快开门,我要见你!”
⑲“爸……”“笃笃笃,慧儿,你开门啊!”
⑳“爸,没事,你听我已经不咳了!刚才,想到万一,我一下感情上来了!那天我从南京回来半路上,被防控指挥部接下车隔离起来,你在郎溪站没有接到我,那是政府的恩惠,你的善德有报!我很欣慰!”
㉑“是的。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防血吸虫瘟神、非典的经验。依靠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位一体的群策群防模式,一定能战胜疫情灾害。我不进门了,天马上要亮了。今天又是艳阳天!你真的不咳了?我也很欣慰。你还记得毛主席的二首《送瘟神》吗?”
㉒“爸,我记得。”“我们背背?”“好……”
【1】通读全文,解读文中慧儿心情变化的过程。
害怕、________→ 压抑、踌躇 → _____、胆怯 → ______、欣慰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文中多次出现慧儿的“咳咳”声,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2)文章结尾第㉒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3】⑳和㉑段中各有“欣慰”一词。结合全文思考:慧儿欣慰的是什么?爸爸欣慰的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㉑段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村料)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链接材料中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很有方法,本文第㉑段划线句父亲对女儿的鼓劲很振奋人心。但两人引导的智慧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1)莎莉文老师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父亲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春到壶口》,完成小题。
春到壶口
刘江
①第一次去壶口是天旱水瘦时节。还没走到壶口岸边,先被脚下那黝黑的河床石惊呆了。那河床石被泥沙打磨得棱角全无,光滑圆润,闪烁着铜浇铁铸一般的光泽,不由得想起那些经年累月在黄河岸边拉纤的汉子,匍匐在地,砥砺前行,静如山,动若虎,吼一声山呼水应。再往河边走,河床石变得愈发狰狞起来,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足有两尺多深,一道道顺着河流的走向排列,短的三五米,长的十多米,犀利而又静默。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坚硬的河床成了这般模样?
②后来当了电视台的记者,隆冬时节,我们去拍壶口。四五百米宽的晋陕峡谷之间一片冰阵,就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造山运动,擎山拓谷,跌宕起伏。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冬之神定格,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连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岛也深陷在冰阵之中。壶口上游的龙王辿(chān)河床比较宽阔,虽然搁浅的流凌夹岸,但主河道并没有完全封冻,十多米宽的细流绿幽幽的,缓缓流淌。【甲】而壶口也因十里龙槽与龙王辿之间失去了落差,没有了往日排山倒海的气势,只有一股水雾喷发,像是有一只巨兽深潜在冰下,吞吐吸纳,蓄势待发。
③待到惊蛰之际我们再去拍壶口,则是另一番景象。那搁浅在岸边的冰阵被泥沙覆盖,有的像古城堡的断垣残壁,有的则像巨兽一般张牙舞爪。壶口景区的朋友给我们每人手里塞了一条扁担,说爬高援低能借力,跨越冰裂时要让扁担和裂纹走向呈十字交叉,一旦脚下落空兴许能救一命。听得人后背直起鸡皮疙瘩。我们上下攀缘,一会儿在冰盖下猫腰穿行,犬牙交错的罅隙里消融的冰水淙淙作响;一会儿又爬上冰峰,借助手中的扁担才能跃上另一道冰坎。冷风中出了一身热汗,终于可以望见瀑布了。朋友说,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大地回春,冰块都开始发酥了,我们现在站的冰块下方是石岸,还在实处,再往前,下面就是龙槽。
④站在这里看壶口,就像一个活火山口,只不过它升腾的不是岩浆而是水雾。整整一个冬季,那水雾一层一层地落在四周的冰面上,结成了冰,正对着壶口的那一面就形成了一座冰的悬崖,喷薄的水雾使悬冰下冰挂如林,远远望去酷似一尊金须飘飘的龙首。【乙】注目中忽听轰隆一声巨响,对面十米高的冰岸地崩山裂般地塌下,冰块砸下去,水浪冲天而起,彩虹飞扬。这是地与天的呼应!惊蛰到,地回春,龙抬头,河开了!
⑤此时再向那冰封的十里龙槽望去,才发现正中间顺着大河的走向有一条三四米宽的深深的冰隙,仿佛真有一条巨龙刚刚从这里告别了地母,顺天意应时势,冲破一切重负和羁绊冲天而去,这一川的冰凌正是它抖落的一身鳞片。
⑥顺流向前,孟门以下的主河道已被流凌冲开一条路,激流涌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打着旋儿不断地削砍着夹道的冰岸,那数丈高的冰岸渐渐崩塌,扑入大河的怀抱,反而壮大了这开河的生力军。据黄委会的数据,凌汛期河水的秒流量可增加到一千立方米以上,最高时可达八千立方米。这,便是桃花汛来了!
⑦我这才明白了壶口的河床为什么会是那般模样,那是水的亲吻,那是冰的磨砺。
⑧这是一场水与冰、春与冬的较量。大河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之势一路向前。
⑨春天来了,暖阳升起,沉睡了一冬的壶口醒了,冰岸崩塌如春雷震地,晋陕峡谷两岸桃花盛开,风吹落英像天女散花,彩虹飞舞似霓裳翩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文章写作者三次到壶口,见到了壶口瀑布三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次是在天旱水瘦时节,见到壶口瀑布静默的状态;第二次是在______时节,见到壶口瀑布_____的状态;第三次是在惊蛰时节,见到壶口瀑布_____的状态。
【2】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第⑧段“这是一场水与冰、春与冬的较量。大河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之势一路向前”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15、题目:请以“满满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字数600至8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