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届中国鼓艺术节盛大开幕,其中“鼓语·诗”节目表演真是令人振聋发聩

B.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是我们摆脱美国“芯片法案”封锁行之有效的方法。

C.在第二届院士科学大课堂上,演讲嘉宾高谈阔论,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梦想。

D.第51届中国家博会的代表们不期而至,齐聚春季广交会,共享发展的新机遇。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

B.《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C.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

D.古代女子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

3、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契诃夫。

D.《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4、下列说法与对课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B.《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C.《驿路梨花》通过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故事,赞美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D.《登飞来峰》一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的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

5、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对人的称谓常用到敬辞、谦辞,用于自谦的词有“愚”“卿”“鄙人”等。

B.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礼记》。

C.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六十岁称“耳顺”。

D.《诗经》中的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属于民间歌谣的是“雅”。

6、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基本情节结构。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即使黑夜已来临,所有的梦想都沉睡,你也不应该忘记把耳朵叫醒。

②谁又会想到一度迷惘与失败过的迪士尼会名噪全球呢?

③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

④所以,当命运迈着嘈杂的脚步,当不幸一路呼啸着向我们奔来,我们除了默默承受,也不能忘记给自己留一只清醒的耳朵。

⑤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想到,曾经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老鼠,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形象?

A. ③⑤②④①   B. ③④⑤②①   C. ③①⑤②④   D. ①③⑤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

【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有名马                 ②使人问其

B.①厉王使玉人          ②其两膝比者

C.①策之不以其             ②大之行也

D.①命曰:“和氏之璧”②反溯流逆上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不遇伯乐终究被埋没,而和氏璧因卞和历尽磨难,矢志不渝而终见天日。

B.两代楚王没有眼光、不识货,把宝玉当作石头,卞和因此被剁去了双脚,他们和不识千里马的食马者一样愚蠢。

C.卞和因为失去双足,才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泣血痛哭,从而引起楚文王的同情。

D.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劝诫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重用人才。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阅读。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公元842年,北方回鹘族向南骚扰,北方边民流离失所,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特作此诗。②金河:泛指北方边地。③虏弦开:指北虏发动军事骚扰活动。④仙掌:长安城建有金铜仙人舒掌托起承露盘。仙掌指此。⑤长门:指长门宫,失宠者幽居的地方。⑥水多菰米岸莓苔: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1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的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本诗中的“早雁”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都有一样的特定含义,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情感。

B.“惊飞四散哀”中的“惊、飞、哀”等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C.“仙掌月明孤影过”一句中,“明月”与“孤影”两个意象互为映衬,写出了一种幽静与超然的意境,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空明之感。

D.“岂逐春风一一回”中的“回”字是写大雁秋来春返。“岂”字暗示大雁无家可归。

E.本诗通篇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是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事。句句写实。

2诗歌中的早雁比喻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重拾失落的家风,可以更好地弘扬明礼、孝亲等中华美德;大力倡导文明的新风,才能共同建设富强、民主的和谐社会。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主题为“传承好家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根据题干中画线句子补写标语。

重拾家风,弘扬中华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流程】 班级开展“说说我的家风”演讲比赛,请你补写完整比赛流程。

流程一:主持人介绍评委、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宣布比赛开始。

流程二:

流程三:

流程四:评委代表点评比赛,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3)【家风育人】放学刚走出校门,你就拾到了一本历史笔记,喜滋滋对妈妈说:“真幸运啊,我正要整理历史笔记呢,这下好了,直接用这本,不用浪费时间了!”妈妈听后,笑着劝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将填空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2)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4)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6)从今克己应犹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9)15岁:___________之年

(10)70-90岁:_________之年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⑴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章节。

⑵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⑶除林冲外再任选《水浒》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军魂浇铸的红色印记

万兴坤

①界碑,神圣而庄严,是国家领土和主权的象征。走近界碑才能真正读懂边关。

②我曾多次去基层连队,最难忘的是新疆边防连。盛夏的早晨,太阳初升,象征国门的霍尔果斯口岸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鲜艳夺目。我和联合调研组的专家迎着朝阳从口岸边防营地出发,沿中哈边境蜿蜒崎岖的山道行驶,不时听到从山谷传来的潺潺水声。远远望去,那急湍的河流,像条白练在山涧飘荡。山坡、草地、云杉,让人心旷神怡。

③行约两小时,到达阿拉马力边防连。营区一侧,有一红褐色花岗岩雕塑,镌刻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歌词。当年唱响大江南北的这首经典曲目,就诞生在这里。我入伍时,是唱着这首歌走进军营的。“阿拉马力”是突厥语,意为产苹果的地方。这里地处天山山脉的卡拉乔克山,山顶长年被积雪覆盖。山涧是条界河——霍尔果斯河。河的对岸是哈萨克斯坦。1962年,阿拉马力边防站建成,由步兵师的连职干部高立业出任第一任站长。那年8月1日,高立业奉命率10名公安战士,牵三峰骆驼,背一口铁锅,携带两把铁锹及一些生活用品,从霍城县徒步两天一夜,来到卡拉乔克山,选了个有利地形落脚。

④那时的边防站,荒无人烟。当地牧民听说解放军来驻防,提醒高站长:“这种地方,冬天不是冻死,就是被狼叼走。”可是,祖国的门户总得有人来守。戍边官兵挖地窝,搭帐篷,安营扎寨。巡逻靠两条腿爬雪山,蹚冰河。照明没有电,靠煤油灯。烧饭没有煤,就地砍柴当柴火。下饭没有蔬菜,靠挖野菜代替。连史馆里,至今陈列着铁锅、骆驼鞍、马灯、镐头、铁锹等实物,这是第一代戍边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⑤建站那年,伊犁军分区政治部派宣传干事李之金到阿拉马力边防站蹲点。他与边防战士同吃、同住,一起巡逻、站岗、放哨。他常听战友们念叨:“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祖国要我守边卡,石头缝中把根扎”。一名青海籍战士与李之金谈到边防站的艰苦生活,动情地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到哪里安家。”李之金听了以后,彻夜难眠,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十来年的新疆生活让爱好文艺的李之金对当地民歌有着很深的了解,他以豪迈、激越的心情,把战士们一句句原汁原味、真情流露的语言消化、吸收,自己作词谱曲,创作出《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从伊犁河谷走出,传遍大江南北。

⑥如今的边防连,今非昔比。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戍边装备、文化设施等不断改善提升。为传承红色基因,每年新兵下连,连队都要组织参观连史馆。尽管连队官兵一茬换一茬,但听党话、跟党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听从党中央指挥的军魂没有变,融入官兵的血液和灵魂中。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经典歌曲在连队一直传唱,依然那么青春、嘹亮。

⑦我们一行向着霍尔果斯河的河源方向继续前行。溪水清澈,奔流不息。穿过丛林,见到界碑上鲜艳的国徽和涂着鲜红底色的“中国”二字,肃然起敬。站在界碑一旁,回望辽阔的疆土,我切身感受到,边宁才能国安。边关固若金汤,是戍边官兵用军魂浇铸的铜墙铁壁。祖国的繁荣,是因为有人守着荒凉。遍看卡拉乔克山上那红歌石碑,如同永恒的红色印记。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内容

心理感受

沿山道行驶

百感交集

看见了界碑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名青海籍战士与李之金谈到边防站的艰苦生活,动情地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到哪里安家。”

(3)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红色印记”的含义。

14、阅读《母爱的晴空》选段,回答问题。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 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 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选自《潮州日报》,有删改)

【1】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敷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

【3】选文⑪⑫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请按要求品析语言。

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品析)

【5】同学们,你和文中“我”的女儿一样,都在读初二,你的学习任务繁重。在你全力投入学习的时候,你的背后一定有你的父母的倾力付出,在母亲节之际,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你给母亲发一条短信吧。(2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座山,有向阳的一面,也有背阳的一面,而向阳的一面,树木生长得更繁茂:一棵树,同样有向阳的一面,也有背阳的一面,而向阳的一面,枝叶生长得更浓密。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充满着热情和活力,充满着欢乐和笑声,不是因为命运对他们特别青睐,给他们的全是向阳的一面,而是他们在这个向阳和背阳共存的世界里,努力面向向阳的那面。

题目:向阳而生

写作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