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洛阳小升初二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我们做事情绝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恰当的八字词语)

②《礼记》中关于“学问、思考,判断和实践”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提示,写出你所积累的诗句。

诗中有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豪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2、查字典填空。

“偏”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偏偏;②与某个标准相比有差距;③不正,倾斜;④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⑤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太阳西了。____   兼听则明,信则暗。____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再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然大物____________          斩钉(______)铁____________

技高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别出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偏旁写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   2)缘:  

3)不识:   4)西林: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   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辞: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___ ;故人的去向:________ ;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仙境——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   )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  “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五彩缤纷(   )   窥视(   )

  反义词:稀少(   )   敏捷(   )

(3)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把(        )比做(      )。

(5)请用文中的几个词语概括出九寨沟景致的特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五、阅读训练。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那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

1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

温暖——_________ 四处——________ 寻觅——________

2那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这句话的意思(   )

A.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大地。

B. 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11、记叙文阅读。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文中对一对父女进行了哪些描写?______(填序号)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姑娘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神情发生一连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用“____”画出来。老人忍痛接受座位,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对“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怀老人,热情地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善良。

B.别人想帮助你的时候,你就应该心安理得接受帮助。

C.老人以细腻的爱来对待这个姑娘,才使姑娘的那颗善良之心没有受到伤害,因此这也是一种善良。

D.不要拒绝他人的帮助,只要别人帮助你全部都接受,这就是一种善良。

1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宋濂求学

元末明初的学者宋濂(lián)。他一生中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在学术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正值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十多岁后,宋濂读书更加勤奋了。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遇到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他就步行很远的路,去到处拜访名师。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决定去请教已经不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当时正是数九寒天,他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行走数十里,但很不巧这一次梦吉老师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几天后他再次冒雪去拜访,但老师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回来时宋濂的脚趾被冻伤了,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两天后,宋濂忍着脚伤又一次前行,路途中不小心掉入了雪坑里,还好被好心人救起,最后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梦吉老师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接见了宋濂并耐心解答了他的问题。

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拜访了更多的老师,最终成为了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三九严寒——( ) 满腹经纶——( )

 

2一词中加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字典中有①饥饿  ②没勇气  ③食物腐烂等意思。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是 (填序号)。

3短文写了宋濂求学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学期学过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握住母亲的脚

1)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艳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有种什么样的滋味。

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7)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   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2)许多年以来,当他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崇拜者谈成功之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1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八自然段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

4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四段的第一个句子属于   ,其作用是交代青年人的 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

5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也不肯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理解生活,明白自己的责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

母亲的脚, 踩出了儿女的前程, 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母亲的脚, 站立成一棵大树   

母亲的脚,     ……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7分)

宋,胡瑗,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解释加点字(4分)。

 攻苦   布衣时 不复展读 不欲分其心也

(2)翻译句子(2分)。

读书泰山。

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

(3)说说胡瑗是个什么样的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看电影。(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2)你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去,难道不遗憾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的防范措施做得好。我国有好几个人感染了猪流感。(把这两句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起来)

 

(4)卖东西的人热烈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修改病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1)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等你好久了!”

(2)“我终于解开这道难题了!”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食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改写句子,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示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①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暖烘烘的火炉、厚厚的衣服、喷香的食物和亲人的疼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写之后的句子和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8分)

(1) 照样子,写句子。

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__________树叶______________飘舞。

(2) 这些红得透亮的柿子在繁密而又苍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枯叶落下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女孩被她爸爸瞬间的变化吓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难道不是我的读书目的吗?(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如果你细心感受,就会发现身边的“爱”无处不在。可能是你对朋友的帮助,也可能是亲人给予你的陪伴……请你选择一件与“爱”有关的事情写下来,把你付出爱或让你感受到爱的部分写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