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工作时电功率约为2kW的用电器是( )
A.家用电冰箱
B.家用空调
C.家用节能灯
D.微型计算器
2、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3、“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
4、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震碎玻璃
5、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6、体育比赛中的射箭项目,是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箭在射出后速度很大,所以空气阻力必须考虑。在一次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拉开弓把箭射向了箭靶,则针对该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弓拉得越满,弓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B.弓把箭射出的过程对应的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箭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箭的机械能守恒
D.箭在射中箭靶后停下来,箭的动能部分转化成了箭靶的内能
7、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初看不到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未射到硬币上
B.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硬币上
C.后来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
8、2023年央视春晚上,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张建国与春晚的传奇故事,39年终圆春晚梦。如图是张建国在春晚现场吹小号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号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我们听到的小号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嘹亮的小号声说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D.小号前端喇叭的作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9、八年级同学在做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的光路图时,老师巡视后找了四名同学的答案展现给大家,请你也参与判断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如图所示,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汽化
B.仅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11、下面各组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
A.铅笔芯和塑料
B.大地和人体
C.干木和橡胶
D.铜和玻璃
12、2023年12月中旬,为应对大雪天气,济阳区中小学实行居家学习。下列自然现象中与雪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露的形成
B.“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雨的形成
C.“霜降无霜,碓头无糠。”,霜的形成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冰的形成
13、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14、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
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15、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6、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下图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能”
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
D.丁是“机械能”
17、把一小块干冰放在纸上,干冰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但是纸并不会变湿。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18、一天晚上,小明做作业时感觉照明灯忽明忽暗,原因可能是( )
A.灯泡的额定电压忽大忽小
B.灯泡的额定功率忽大忽小
C.灯泡的实际功率忽大忽小
D.灯泡内的气压忽大忽小
19、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手机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工具,智能手机的电池电压最接近( )
A.
B.
C.
D.
20、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并用此照相机观察蜡烛烛焰的像。关于针孔照相机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做法是( )
A.此针孔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此针孔照相机成像是正立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要想所成的像变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的直径扩大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所成的像变大
2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4倍
2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双手用力相互搓,手掌发热
B.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C.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23、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4、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托起一本八上物理课本需要的力约为3N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kg
D.重庆冬天的平均气温约为38℃
2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 2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6N,不计绳重及摩擦,F=______N,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6、常用液体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C;水的温度是______°C。
27、“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出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的传播速度因介质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__(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最快。
28、彤彤用自制的气压计去梵净山探究海拔对气压的影响,测得山脚气压如图甲,此时瓶内外气压差为______Pa;再将此装置移到梵净山山顶,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将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同行的诗诗用B管水平向A管管口吹气(如图乙),A管中水柱升高,是由于______。(g=10N/kg,ρ水=1.0×103kg/m3)
29、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如图是王亚平在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一开始将水注入水膜之中形成一个漂亮的完整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随后,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此时水球和中间气泡部分相当于两个__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30、集成电路中二极管、三极管是用_______材料制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电子元件如果用_______材料来制作,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问题,就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31、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1)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2)可能与力的方向有关;(3)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接着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F1=F3=F4>F2。为了探究猜想(1)应选用图______和图______;为了探究猜想(2)应选用图______和图______;为了探究猜想(3)应选用图______和图______。
32、校园智能饮水机内置的保温桶内装有质量为50kg、温度为98℃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内水的温度降为88℃,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水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用杯子装开水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33、如图所示,在皮划艇比赛时,发令枪响参赛选手奋力划桨,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皮划艇是_____的。
34、用如图所示的唢呐吹奏名曲《百鸟朝风》时,可以 模仿多种鸟儿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 ___________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 ,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如图所示,小明和小丽将实验器材放在桌上,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甲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甲图所示;
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图乙所示;
c、如图丙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1)通过对比甲和丙图,他们是想探究滑动摩擦力跟 ___________的关系;
(2)如图甲,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拉动木块A时很难保证匀速直线运动,这会导致A所受的摩擦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和小丽利用原来的器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即将拉在A上的测力计固定,用力拉下面的长木板B,实验中,小明 ____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如图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3N时,木块A相对于桌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此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
37、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1
B.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
①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 ________ (用m1、m2表示);
②据此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ρ= ________ ;(用m1、m2、V表示)
③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 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38、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 钩码总 重G/N | 钩码上升 的高度h/m | 测力计 示数F/N | 测力计 移动距离s/m | 机械 效率η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6 | 0.1 |
| 0.3 |
|
3 | 4 | 0.1 | 1.4 | 0.5 | 57% |
4 | 4 | 0.2 | 1.4 | 1.0 | 57% |
(1)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出拉力。
(2)第2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拉力大小为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____(选填“甲”、“乙”或“丙”)所示装置完成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____无关。
39、课后服务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图甲的探究装置中研究对象是 ______,实验中判断其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物体处于 ______状态;
(2)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 ______才能平衡;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______才能平衡;
(4)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 ______的影响。
40、为了测量液体的密度,小郑和小贾采用了不同方法。
(1)小郑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简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2)根据实验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小郑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会________。为了使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小郑可以把(1)中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更改为___________(填步骤前序号);
(3)小贾则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
①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
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密度为1g/cm3的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将其放入密度为0.9g/cm3的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d.将做好的密度计放人密度为0.8g/cm3酒精中进行检验,却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向后折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实验时,在纸板上画出一条直线EO,使入 射光线紧贴EO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仍紧贴EO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如图丙),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有______。(选填字母)
A.法线位置 B.反射光线方向 C.入射角度数 D.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其用途是不同的,如作画用6B软铅笔,写字用软硬适中的HB铅笔,制图用6H硬铅笔。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2)分析测得的物理量,说明铅笔芯电阻大小与铅笔芯软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43、物理社团的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通过比较B、C、D三幅图,小田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N,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图E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N;(已知ρ酒精=0.8×103kg/m3)
(3)小坤想用手中的电子秤来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他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称挂着金属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金属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电子称的读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同组的小佳提出:测量工具仅有刻度尺也能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
①小佳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烧杯A,让其在大水槽中漂浮,如图甲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
②然后将金属块B吊在烧杯A下方,如图乙所示。A露出水中水的高度为h2,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如图丙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3,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通过比较,小佳发现水槽中水的高度为H2___________H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佳测量出金属块B的密度用物理量表示为ρ金=___________;小泓同学提出在实验步骤乙丙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4、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演示实验:探究物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__;
(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时间段内,该物质温度不变,内能______(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4)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熔化前比熔化后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5、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已知电热水袋加热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46、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9: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上海,驶出高速公路,苏州到上海的路程是84km。如果你是执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请通过计算说明。
47、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在6min内行驶了9km。
(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若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9×107J,则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48、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小明和小华站在路灯下,地上有他们的影子,请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3)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49、 有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材料,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并将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要求: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
50、如图中OA是一条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