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长春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个部分。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聪明伶俐”、“开飞机”、“印象不错”、“桃花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这个句子是病句,语序不当。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吹嘘   苔痕   笆蕉   俯仰生姿

B.吆喝   依傍   斟酌   杳无消息

C.葺毛   倦怠   牛犊   眼花缭乱

D.欢愉   躁热   桥墩   弹精竭虑

3、下列诗句空缺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1)我也应该用___________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___________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___________的风。

(4)连羽毛也___________在土地里面。

A.嘶哑       悲哀       狂怒       埋藏

B.沙哑       悲剧       愤怒       腐烂

C.嘶哑       悲愤       激怒       腐烂

D.沙哑       愤慨       激愤       埋藏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旗帜       狡點       不言而喻       无原无故

B.熏陶       憋闷       消声匿迹       不求甚解

C.摩蹭       驾驭       轻描淡写       与日具增

D.惆怅       荣膺       妙手回春       望眼欲穿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道家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B.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鸟,由鲲变化而成。鲲鹏寓意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C.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

D.“漏断人初静”句中“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指“深夜”。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出自《孟子 告子下》。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伴随山崩地裂的响声,火箭升空了,接着它像流星一样消失在苍穹之中。

B.微风悄悄地翻开了窗边的书。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D.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碎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的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要冲:交通要道汇集的地方。④罔不:无不。⑤伎: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于家圃 尝:尝试

B.尔安敢吾射 轻:轻视

C.陈尧咨 善:擅长

D.守荆南回 及:到

【2】对划波浪线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B.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C.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D.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尔敢轻吾射 能辨我是雄雌

B.微颔之 当涉猎

C.汝父教汝忠孝辅国家 刀劈狼首

D.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4】下列句子与“尝射于家圃”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B.天,积气耳(《杞人忧天》)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D.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5】对选文分析和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学习并有了惊人长进,令鲁肃为之叹服,并与之结为朋友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卖油翁》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诫我们,即使有过人的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C.《卖油翁》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碎金鱼》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D.我们通过《碎金鱼》文中陈尧咨对母亲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陈尧咨驻守荆南,每日苦练射箭本领,令人叹服。

【6】翻译句子。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古代诗歌阅读后面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_____________(题材),作者在颈联中巧妙的借用浮云和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

3发挥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沁园春》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陕北时写的一首诗_________

(2)《致橡树》是福建泉州人舒婷所写的一首有名的爱情诗。_________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当代诗人食指在文化大革命时反映无数知青“上山下乡”命运大改变的抒情诗_________

(4)《扁鹊见蔡桓公》是选自《韩非子集解》,韩非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诗文名句积累。

(1)阡陌交通,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_________。(《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蒹葭》)

(6)青青子衿,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子衿》)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项,结合书中具体情节,阐述你对“讽刺小说”的理解。

讽刺小说用夸张、巧合、漫画式描写等手法突出被描写对象本身的矛盾、可笑或畸形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极其简洁尖锐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读者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抨击的目的。

(百度百科)

A.范进《儒林外史》   B.无肠国《镜花缘》   C.瘦子《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跟着植物去探矿

江南

⑴有一种野生石竹,繁殖能力极差,所以这种花都是“独来独往”,大约一百平方米才有一株。但在1985年,科学家在胶东三山岛附近发现了大量连片生长的野生石竹,让人大惑不解。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科学家竟然发现此处的地下有储量丰富的金矿!

⑵除了石竹花之外,还有一些植物能带你找到金矿。比如沙漠中的蒿子和兔唇草就被称作“金草”,因为在这两种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地下极有可能藏有金矿。此外,野薤子、杉木、铁芒箕,以及蕨类植物中的鸡脚蘑、凤眼兰,都是金矿的“引路者”。有的植物更是“金玉其外”,澳大利亚科学家在2013年发现一些桉树的叶子上有很多金色的斑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检测了其生长的土壤,意外地发现地下有一座金矿。因为植物的根会吸食金子的微小成分,并将其稀释,传导至它们的脉络系统内,而叶子是聚集密度最大的部分,于是在叶面形成了较大的结晶,所以看起来就是金光闪闪的。

⑶不仅仅是黄金,银、铜、锰、铁、锡、硒等元素都可以通过植物引路找到矿藏。如羽扇豆长得茂盛的地方,地下可能有锰矿;紫云英开出浅红色花朵,或喇叭花大量生长的地方,地下可能有铀矿;当三色堇花的蓝、黄、白三种颜色特别鲜艳时,地下可能有锌矿;针茅草或锦葵大量生长的地方,可能会有镍矿……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七十多种植物常作为找矿人员的“向导”。

⑷那么,这些植物指示矿藏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地下矿藏经过地下水的冲蚀、溶解和搬运作用后,大量游离元素渗入表层土壤。植物庞大的根系除了吸收氮、磷、钾等必需的矿物质外,还会吸收其他元素,并大量储存在自身内部,同时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外部特征。至于吸收哪些元素,就要看植物的“喜好”了。如海州香薷最喜欢吃铜,所以在这种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极有可能隐藏着一座铜矿。

⑸利用植物找矿,在我国古代早有文字记载。《荀子·劝学篇》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最早记录了矿藏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公元三世纪的《文子》中曾说:“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本地理专著《地镜图》记载更为详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唐朝文学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中也记载说:“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直到几百年之后,世界上其他国家才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记载。比如罗马帝国时期,人们通过堇菜和海石竹(后来这两种植物被称为“锌草”)在德国的亚琛附近找到了锌矿;公元17世纪左右,在约克郡吉斯巴勒,英国的查洛纳爵士兄弟通过栎树矮小粗壮的树干和深绿色的叶子找到了一个铝矿。

⑹真正把植物找矿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实践的是苏联科学家特卡利奇,他最早提出了植物地球化学概念,并在1938年将其应用于找矿行业中,之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将其逐渐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利用桉树找到了五个铀矿;1963年,我国科学家周德忠、陈再演利用大叶醉鱼草找到了汞矿。

⑺大自然中的植物真是奇妙无比,不但绿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热情地引路,帮我们寻找地下无穷的宝藏。那就让我们跟着植物,去探矿吧!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⑴段列举科学家研究野生石竹大量生长后发现金矿事例,生动形象地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⑵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有多种植物可以充当寻找金矿的“引路者”。

C.第⑶⑷段中,加点词语“目前”和“极有可能”分别从时间和程度两个方面进行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苏联科学家特卡利奇将植物地球化学概念应用于找矿行业中,并在多国成功运用,可见,所有矿藏都可以通过植物来准确寻找了。

【2】本文围绕“跟着植物去探矿”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请简要概括。

【3】第⑸段中“我国古代早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这方面的记载”的内容,位置是否可以颠倒?请简要说明理由。

14、材料一

作为最早确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基准点。中国人最先观察到在循环往复中,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阳就显得那么低,影子显得那么长。这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冬至。两个冬至间的时间间隔为,岁的长度被称为岁实。我国南朝的大明历的岁实已经相当精确,而到了宋朝的统天历的岁实(365.2425天)已经和现在的公历平均年长完全一样,但比公历的行使时间早了300多年。

材料二

冬至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唐宋时的冬至,朝廷上下都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很多地方,冬至要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子月是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阴阳在这里交替、交换。冬至太阳最少,阳气最弱,阴气最重,所以与祖先最为接近,冬至也成了祭祀的节日。

冬至何以被如此隆重对待?虽然天气酷冷,百废待举,但阳气已复莅人间,在看不到的地方拱动、集聚、成长,继而才有百花盛放,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生活便有了新一年的谋划和希望。

材料三

至者,极也。冬至、夏至,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它们是全年最重要的两个节气。冬至最阴,夏至最阳,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中国人的阴阳思想,阴阳辩证统一、阴阳相互转化的观念,都与此有关。

由冬至、夏至开始,二十四个逐步成体系地被归纳出来。每个有它特有的气候、气象、气质、气韵,并对动植物、人和农耕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节气。就这样,中国人终于建立起宏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并深入到哲学、精神层面,成为农耕时代中国人的文化时间

【1】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根据材料二,说说称冬至为“冬季的大节日”有哪些原因?

【3】某年冬至恰好下雪,一电视台主持人触景生情,感叹道:“看到这幅雪景,让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冬至,冬天到了。”他的说法正确吗?请根据材料三加以判断并阐述。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普及“身边的文化遗产”知识,有关部门准备为初中生编写“二十四节气”非遗读本。具体到“冬至”这一节,结合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一项内容不宜编入?请简述理由。

冬至阳生春又来

序号

类目

内容举例

A

农事

施好腊肥,做好防冻。

B

祭祖

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

C

贺冬

馈赠美食,吃饺子。

D

访贫送暖

给孤寡老人送去寒冬的温暖。

E

思想

阴阳相生,天人合一。

我选(     )(填序号即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作文:请以“偶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