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感谢您,王老师!众所周知,您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拜读过您的作品,久仰您的大名,十分渴望成为您的高足。今天您和尊夫人应邀出席我们的文学社成立仪式,我代表文学社全体成员对您表示衷心感谢!

A.拜读

B.久仰

C.高足

D.尊夫人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烦躁   鞠躬尽瘁(cuì) 慷慨淋漓

B. 字帖(tiè) 深霄   气冲斗牛(dòu)   浩浩荡荡

C. 粗拙(zhuō) 镶嵌   妇孺皆知()   微不足道

D. 愧怍(zuò)   祈祷   深恶痛绝() 大庭广众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蓄(zhù)   静)   徘   人迹

B. tǎnɡ弄()   和   各得其

C. ɡuǎnɡ)  确záo) 荫   咄咄逼人

D. 临() 吝)   别   朋引伴

4、选出下面书写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狭隘 ài xùn   热沉   chēn 禁固

B.派遣qiǎn 抽噎yè   慷概   qüán 羞怯

C.干涸怂恿sǒng   帐蓬   温驯xùn 琢磨

D.zhuó chàng   坍塌   附和hè   余晖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猫》作者郑振铎,用第三只猫表现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要善待弱小,关爱生命,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去做事,而要经过分析,找到足够的证据,否则只会令人抱憾终生。

B. 蒲松龄的《狼》这则寓言故事,以狼为主线,通过叙述屠户如何战胜狼的故事,表现了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凶恶的本性,最后用议论点明了主旨:无论狼多么狡诈阴险,最终都会被机智勇敢的人所战胜。

C.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D. 古代人在日常交流时,语言上会用上敬辞与谦辞。敬辞如 “家、舍、小、愚、敝、鄙”等,谦辞如“令、惠、垂、赐、高、贤”等。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和上学期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B. 《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C. 《孙权劝学》一文中并没有直接写出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一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话来表现的。

D. 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D.凌海育才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静修身(以:依靠,凭借)/未若柳絮风起(因:趁)

B.寝食者(废:停止)/相而去(委:牵拉)

C.年与驰(时:迅速逝去)/学而习之(时:按时)

D.国人之(道:大路)/险躁则不能性(治:修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的主要观点是___,(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默写。

①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③《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艺

颜庭会

父亲祖籍山东东平,爷爷是做小买卖的,1957年带领父亲的哑巴哥哥和年幼的弟弟逃荒来到晋南,一家人艰难维生。已经结婚的父亲当时在山东淄博一个矿上工作,每月收入能达几十元。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靠着手艺和技能,父亲慢慢在人生地不熟的晋南立足。他上了夜校,学会了读书写字和打算盘。我小的时候,父亲成为队里的会计,后来管理生产队的骡马店——给过往赶车拉货的客人提供住宿休息并给骡马吃喝的店。那时我们还能沾上年幼妹妹的光,父亲给她从饭店买的熟猪蹄,我们偶尔可以吃上一点。父亲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宠爱妹妹,当初她在外地上学,父亲每个礼拜都给她零花钱,高中时我还问妹妹拿过钱花。

1979年,我家盖起了五间北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地基是父亲带领兄弟四个到处捡半截砖打的。1981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后,父亲利用农闲时间做起了豆腐。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头天夜里,泡好几缸脱干净壳的黄豆,早上四五点就必须起床磨豆子,在家里还没买上驴等牲口拉磨之前,全靠人一圈一圈地用石磨推,磨成带渣的豆浆,然后在一个大锅中过滤去渣,煮沸后按比例配以石膏水。这是最考验技术的活,点得老了出来豆腐斤两太少;点得“嫩”了,豆腐一炒就烂,没人要。父亲做的豆腐有浓浓的豆味,滑嫩可口,经得起翻炒,因此在村里很是畅销。在凛冽的寒风中,滴水成冰的时候,父亲要将豆腐一块一块从冷水中捞起,放在卖豆腐的大盘子中,然后推着手推车(后来换成自行车),边推边吆喝,他要在大家八九点吃早饭前将豆腐卖掉,所以一切工作必须赶早。我还在睡梦中,他已经把豆腐做好。过年的时候,他一天要做五六锅豆腐,直到七十多岁,他依然能将压豆腐的几十斤重的石头搬上搬下,我自愧不如。

靠着辛勤劳动和父亲的手艺,我们五兄妹一个个长大,结婚生子。父母重视教育,再苦再累也从没有让我们几个提前辍学帮助他们干活,正是因着他们的坚持,我才得以大学毕业。

在我家还未买电视之前,父亲的业余爱好是听河南豫剧、听评书以及看书。父亲和母亲的共同爱好是喝茶,终生未变。他俩都能喝泡得很浓的花茶,会在午饭和晚饭前先喝上几杯,邻居们也经常串门一起喝,家长里短很是惬意。我家很早就买了收音机,午饭时就听评书,他听的评书很多,因此会讲的故事也多,跟人聊天时常常说起评书中的人物,秦琼、薛仁贵等等。他有好多话至今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肩上能跑马。”我很小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水浒传》,这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母亲去世后,我专门给父亲买了《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好多章回体小说,有一次我回家,父亲指着一堆书说他读完了让我带走,我没拿,他就借给别人看,后来我又陆陆续续给他买了一些。

父亲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他是“复圣”颜回的75世孙,我们家到现在还一直按家谱起名字。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1)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2)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

3文章末段提到“复圣”颜回,以此作为结尾,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4根据全文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牛奶的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

范志红

①有网友问: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牛奶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而进口牛奶的颜色是泛黄的。国内奶牛是打了抗生素才这样的吗?

②这是个很好的科普话题,能说到不少科学知识。

③首先说说为什么牛奶整体上都是白的。

④牛奶里有87%以上的水,还有3%-4%的脂肪,可是为什么牛奶中的脂肪就不会分层上浮,也不会看出黄色呢?这是乳化作用的缘故。乳化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一部分特别喜欢水,另一部分特别喜欢油。它就像和事佬一样,一只手拉住水,另一只手拉着油脂,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比如蛋黄酱、千岛酱,其中既含水,也含脂肪,却显得非常均匀和谐,其实都是乳化作用的缘故。牛奶的脂肪如果分离出来,就是黄油了。它的黄色来自胡萝卜素。但是,一旦乳化之后,这种黄色就不容易看出来了,而微小脂肪球的光学散射作用使它呈现乳白色。乳白色不是一种色素造成的,而是一种光学现象哦。即便是农药,不是牛奶,只要乳化好了,都可以呈现出乳白色的。

⑤当然,牛奶的颜色其实和季节、饲料都有关系。牛吃的类胡萝卜素比较多,比如饲料中有很多胡萝卜和绿叶菜,牛奶的黄色就会明显一些。在牧场啃草的牛更明显,因为夏天吃青草比较多,所以牛奶在夏季颜色略黄一些,冬季就颜色淡一些。

⑥进口牛奶为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就需要很长的保质期。延长保质期的方法并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大力度的高温灭菌处理,把活着的微生物和最耐热的细菌芽孢全部灭掉,同时无菌灌装到盒子里。既然里面的菌和芽孢都死光光了,外面的菌也进不来,自然就能在室温下放一年而不坏。然而,经过120℃以上,甚至高达140℃的高温灭菌处理之后,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牛奶微微发生“褐变"。虽然褐变不那么明显,用“色差计”测定一下还是会发现,灭菌处理让牛奶的白度下降了。所以,那些能在室温存放12个月的进口灭菌牛奶,和加热温度只有80多度,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的国产巴氏奶相比,颜色肯定就没那么白。

⑦总之,牛奶颜色白不白这事儿,和给牛打不打抗生素没有半点关系哦。它也不能作为挑选牛奶产品的唯一标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文字的特点和作用。

【3】通读全文,从作者介绍的角度,请简要概括牛奶颜色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生活中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那么已经进入初中生活的你渴望得到什么呢?

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如理解、肯定、温暖、一本好书等),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得抄袭套作。(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