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山、绿水、蓝天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B.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 美方威胁要对“中国制造2025”中涉及的很多行业产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 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
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该句用三个“起来”的句式,增强语气,更加强烈地抒发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理解:句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理解:“水声在屋檐下”的“下”是一个动词。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理解:“春天像小姑娘”一句,本体“春天”和喻体“小姑娘”之间用“像”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3、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三十二宿。
B.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等。
C.“团结”是中国人民夺取抗疫斗争重大胜利的精神密码。(这个句子有语病)
D.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
B. 《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合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C. 屈原因作《离骚》被称为“骚人”。后来“骚人”用以泛指文人。
D. 《怀疑与学问》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恪守(gè) 虚妄(wàng) 相濡以沫(rú)
B.恐吓(hè) 抹杀(mǒ) 嗤笑(chī) 忸怩作态(niē)
C.篝火(gōu) 摇曳(yè) 娉婷(pīn) 面面相觑(qù)
D.妖娆(ráo) 折本(shé) 矗立(chù) 矫揉造作(jiǎo)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城阙辅三秦。”其中的“三秦”指关中地区。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
C.《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雪景,下阕议论抒情。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B.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荥绕,为音乐所震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C.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澜,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慢舞。
D.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馈。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
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执策而临之(面临) 遏其生气(抑制)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连词,虽然)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
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
【3】在下面方格里添加标点。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的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9、古诗词阅读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文作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某班准备举行一次“战胜塑料垃圾,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活动,张华同学准备将这则材料推荐给班刊编辑,请你帮他完成下面三项准备工作。
【新华网】
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详细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团队的研究成果。孙超岷科研团队自2016年开始从青岛近海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经过大量筛选,发现一个塑料垃圾上附着了一个菌群,在塑料(PET和PE)表面具有很明显的定殖和降解能力。该菌群在含有塑料垃圾的培养基中能维持良好的生长能力,推测应该是通过降解塑料获得额外的能量来源。该科研团队通过对菌群组成种类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有5类细菌为优势种群之一,①该菌群尤其喜好降解PE塑料,两周时间可以将PE降解为碎片,②结合培养技术成功获得这5类细菌的纯培养菌株,③将3株细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成功获得一个能稳定共存并具有显著降解PET和PE塑料垃圾的菌群,④其中3株具有明显降解塑料的能力。
研究人员进而结合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X射线衍射、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等手段多方位证实了上述菌群能有效降解PET和PE塑料,利用宏转录组技术解析了该菌群在塑料表面通过形成生物膜定殖并分泌酶类降解利用塑料作为能量源的过程,进而筛查到多个可能参与降解PET和PE塑料的候选酶类,最终结合体外表达技术获得多个在24小时内能明显降解PE塑料的酶。
(1)请为这则新闻材料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2)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3)第一段中的①—④句的表述逻辑存在问题,请你从下面的四种方案中帮他选出最准确的一项(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读古诗文既可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又可感悟诗情,引人深思。诸葛亮《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了“志当存高远”的信念;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谭嗣同在《潼关》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把山水写活了,读出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2、有人说,《水浒传》写的是“义”,《儒林外史》写的是“病”。请参照《儒林外史》的示例,写出你对《水浒传》“义”的理解。
示例:《儒林外史》写的是“病”,叙写了科举制度带给人们势利病。例如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前倨后恭,众乡邻前来帮忙,张乡绅赠银送房,大家都因为范进身份改变而变得趋炎附势。
13、(二)
糖 猫
①糖猫跟别的猫可不一样,它是糖做的。有那么一只糖猫,它的眼睛是黄色的,身子是绿色的。谁走过它的身边,它就发出一股香喷喷、甜蜜蜜的糖味来。小朋友们可喜欢它啦,都说:“啊,这一只糖猫多么有趣呀!”猫儿们也说:“这一只猫可不平常,它的身上还有香味呢!”
②糖猫听到大家夸奖它,心里很快活,它走到镜子前面,照呀照,越照越觉得自己漂亮;它低下头,闻呀闻,越闻越觉得自己香。它高兴得大叫:“对!我跟别的猫不一样,我是猫大王!”
③另一只猫问它:“猫大王,你会捉老鼠吗?”糖猫说:“怎么不会呢?我捉老鼠的本领可大啦!可我不高兴捉。”
④有一天,糖猫睡着了,洞里的老鼠想爬出来找东西吃。老鼠头子派了三只小老鼠出去看看。这三只小老鼠一溜出洞,就看见在睡觉的糖猫。一只胆小的老鼠吓得直发抖,说:“这只猫真吓人,身子绿色的,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只胆大的老鼠溜到糖猫面前,看了又看,一不小心,把糖猫弄醒了。
⑤糖猫看见三只老鼠这么怕自己,就想捉一只老鼠来玩玩,可是它没有学过捉老鼠,要是捉不住,那才丢脸哩。它想还是吓吓它们吧,糖猫就大叫起来:“该死的老鼠,你们过来,过来呀!”
⑥三只老鼠看见糖猫没有来追它们,又叫自己走过去,觉得很奇怪,就挤在洞口,远远的看着糖猫。糖猫看见老鼠不理它,打了个呵欠,躺下身来,呼呼地又睡着了。
⑦胆大的老鼠又偷偷溜到糖猫面前,嗬,好香!它又用舌头舔了舔,啊哈,真甜!它越舔越有劲,把糖猫身上舔得一块块凹下去了。
⑧洞里的老鼠看见了,纷纷跑来把糖猫围住,有的舔糖猫的背脊,有的咬糖猫的耳朵,糖猫给吵醒了,嚷起来:“我是猫大王,你们这些坏蛋,滚开,滚开!”老鼠们谁也不理睬它,一会儿,这只糖猫被老鼠吃光了。
(根据钟子芒同名童话改编)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①段写小朋友们和猫儿们的话有何作用?
【3】本文是怎样刻画糖猫这一形象的,试举例分析。
【4】读了此文后,你从糖猫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层层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地穿梭不停;超市里的霓虹灯在黑白电视机里闪着刺眼的白光,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呀。
③我年少的心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市人呢?我想,如果父亲是城市人多好,那我也就是城市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旅游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她要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和她一起出去,于是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意思。”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了,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10岁那年,母亲病逝;12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6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上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可她一共贷了8000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就是她。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
⑨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巨石下面。那块巨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余光。”⑩是啊,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地点,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一样。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巨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你对第⑨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4】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到生命的奇观。挺拔的巨树,葱茂森林,缤纷的花海,绿色的平原,蕴含着博大的生命力,是大自然谱写的生命乐章。
生活赋予人的是更为多姿多彩的世界,只有充满希望的人,才能感受到美好。人的生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需要去激发,真正好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来创造。不要磨损自己的生命,不要破坏奋发有为的生活,不要浪费生命的赐予。
同学们,对于生命,对于生活,你一定也有很多切实的感悟,请你用自己的笔触写出心声。
要求:(1)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