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 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尤为壮观。

C. 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杭州市区立起了很多铜塑,金牛河岸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具一格

D. 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中塑造了梁山108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三个女性形象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B.“自个儿跳跶了大半辈子,已经年过花甲”,其中的“花甲”指七十岁。

C.“三顾茅庐”典出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深受人们喜爱。

3、下到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索(liū   雷(mēn   紧(niē

B.西(diān   huán 涓(juān

C.地(   铢( kuàng

D.jǐng 刻(qǐng suí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具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静观世事变化。刘备的“三顾茅庐”使他抱定为刘备打江山的心愿,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发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感慨。定位清宁人生,保持初心不变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路上荆棘丛生,我们唯有定位清宁,然后不懈坚守清宁,无所不为,人生方向才不会偏离。这可贵的人生态度必然助你的人生绘出别样的精彩画卷。

A.三顾茅庐

B.荆棘丛生

C.无所不为

D.别样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短文两篇

〔甲〕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sōnɡ):白菜。  ②启:说出。

〔乙〕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注释】①韩魏公:即韩琦,宋朝的重臣。  ②中外亲:表兄弟。

1从例句加点的词中获得启发,猜读解释选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例   句

选   句

一战

(1)不所长骄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向所以退

滕子京谪巴陵郡

(3)韩魏公北都

鹰击于殿上

(4)特设一

 

 

2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俄 为 吏 将 误 触 台 倒 玉 盏 俱 碎 坐 客 皆 愕 然 吏 将 伏 地 待 罪。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4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两位名士的宽厚气量。参考已有批注,给〔A〕〔B〕处作批注。

〔A〕元琰遽退走。

〔B〕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课外阅读

新 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第二、第三节是写实,还是写想象中的事?

2“新月”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4这首诗中哪些字是押韵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综合性活动。

三年的初中生活是同学们人生里程中最难忘的一段。6月10日下午班会课,九(1)班准备开展一次“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顶。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你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顶,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大家推选你以班委会名义给学校团委书记黄老师写一封邀请信,请他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准备怎样写?(限50字左右,格式符合书信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古诗默写

⑴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⑶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⑷《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慢生活”流行

①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②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③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④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⑤“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⑥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

【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有益身心,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匠心之道“守破离”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里面讲了怎样才能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甲】这种坚定的气质和不懈的追求,成就了工匠的辉煌。

④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乙】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丙】。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作者:刘根生。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②“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熟”

③“不日新者必日退”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下面这个事例放入第③、④、⑤段中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雨中听花语

⑴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⑵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⑶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⑷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传说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⑸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的晃动着。雨点不停的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一阵狂烈的风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⑹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 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好想用手心去托起那些花朵,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⑺但我明白,生命都是无常的。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都要在自然的风雨中经过百般砺炼。我无法替它们承受风雨,只有站在雨中默默地用心守护着这些生命的精灵。

⑻雨停了,花儿们慢慢的挺直了身子,那些坠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静静地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⑼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⑽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别样的光辉吧!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⑾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⑿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生长、发芽。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谦卑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 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⒀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⒁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⒂站在树下,仰望着开在风雨中的花儿,仿佛是站在人海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花儿用无声的花语阐释着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阐释自己?

⒃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1文中第3节引用了舒婷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雨点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

②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3题目“雨中听花语”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文中第10节说到,“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凌霄花给“我”的启迪。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人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

请以“突破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命题作文:就这样被你感动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