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2、请将下图年代尺中①②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A. ①中共七大②1989
B.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2
C. ①中共八大②1991
D.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6
3、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4、照片是历史真实的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西藏和平解放
5、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特点是( )
A. 不称霸 B. 不结盟 C. 全方位 D. 独立自主
6、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7、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建立新式海陆军
8、下边漫画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另一个‘孩子’”很可能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南沙
9、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时代风貌。这个我国实行的文化方针分不开,下列属于文化方针的是
A. 和平发展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求同存异
D. 兼容并蓄
10、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②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中,美国支持自由国家抵御“极权政体”的观念,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联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2、(见图)此时,这些美国人在中国不可能看到的是( )
A.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的房子里
B.人们的食物相对匮乏单一
C.大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D.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
13、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4、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办;2016年,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召开;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材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是( )
A.睦邻友好 B.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D.和平共处
15、《人民日报》曾刊文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
①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土地改革
1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将出席在印尼举行的纪念亚非会议活动,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 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 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1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史(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郭沫若先生在其诗歌《新华颂》中写道:“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标志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1、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2、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3、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4、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25、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6、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7、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8、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9、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31、(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2、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建国后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转移?它开启了什么时代?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谁提出来的?又分别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3、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34、中国梦我们的梦。
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三: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习近平讲到:……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深刻印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习近平宣布中国要干10件大事:1、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2、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3、放宽外资股比限制。4、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强化产权保护……7、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主动扩大进口。8、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
(1)材料一中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改革开放的实施的起点是什么?(提示:答出相关会议的时间、名称、相关内容)
(2)材料二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补充完整。
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 社会;
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材料三的内容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