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人民当前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①统一性

②单调性

③个性化

④多样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超额完

C.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始

3、1927年沈莱舟创办了“恒源祥”,1948年他成为绒线大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他说,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就能收股息,这有什么不好?国家对“恒源祥”改造形式是

A.按劳分配

B.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

D.自主经营

4、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的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

A.创新、发展、合作、竞争

B.强国主导、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C.创新、依存、协调、发展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6、据下表可知,中国

A.奥运金牌总数逐年递增 B.游泳竞技国际水平渐趋提高

C.奖牌数量实现零的突破 D.体育比赛成绩已经超越美国

7、“齐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放不下,六尺锅子放半个。”与歌谣中的荒诞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9、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

D.明确规定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0、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民族辉煌的历史。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1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事件是(          

A.四五运动

B.九一三事件

C.刘少奇冤案平反

D.粉碎四人帮

12、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国的首相是

A. 田中角荣

B. 安倍晋三

C. 广田弘毅

D. 伊藤博文

13、下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剧照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下列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红军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5、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5年聚焦“三农”工作,发出一系列惠农“红包”。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A.提出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提出免除农业税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12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

A.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党的十二大

1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香港、澳门回归

18、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得益于

A.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赢得民族独立

B.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 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19、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A.1860年

B.1894年

C.1917年

D.1949年

20、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都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作品,这些出色作品的问世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双百”方针 B.八字方针

C.“求同存异”方针 D.“863计划”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4、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6、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7、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8、(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30、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上甘岭战役中用胸口堵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32、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3)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两位这次战争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5)这次战争总司令是谁?

(6)这次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7)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3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从________年开始,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2)中央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_,次年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5)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原则”共识,这就是“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6)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________

(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____”,反对“____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8)2015年11月,习近平与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