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苏艾把琼珊的想法告诉老贝尔曼,说她多么担心,唯恐那个   的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   联系,真会撒手而去。老贝尔曼对这种白痴的想法大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A. 微弱 虚弱 不以为意

B. 微弱 虚弱 不以为然

C. 虚弱 微弱 不以为然

D. 虚弱 微弱 不以为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以货物与常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⑤武等实在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⑦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②③⑤⑧   D. ①④⑥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春雨过后,千万朵槐花化作飞舞的精灵,如白雪般纷纷扬扬。四处飘洒,香满了白昼的天,也甜透了夜晚的梦。

C.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D.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潍坊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和依据。

D. 广州恒大足球队首次参加“世俱杯”比赛,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冠军同场竞技,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5、下列各句中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是寡人之过也。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阿庆

丰子恺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C.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值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2)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文原句:  

(2)《登高》中表现杜甫因病断酒,惹恨添悲的诗句是    

(3)《逍遥游》开篇对比描写鲲鹏徙于南冥的壮观境界和蜩鸠嗤笑大鹏时的自鸣得意之后,通过     承上启下,过渡到对比描写朝菌蟪蛄众人冥灵大椿彭祖的年寿长短。

 

8、默写填空。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5)____________________,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6)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7)_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8)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9、默写填空。

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传说中英雄刘裕的故居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⑥《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⑦《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展开论证,从生活经验说起,表达了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看要更广阔这一观点。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的壮丽风景,更赞美历史上在这里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注]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注] 何相公:魏博节度使何进滔。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叙事,既点明围猎的时间是清晨,又写出围猎地点禁城东的壮阔场面,为全诗铺写出晨猎的背景。

B.领联中“红”、“白”二字色彩鲜明耀目,“向日”、“迎风”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C.尾联中的“寒”字,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表现高飞鸿雁虽凌绝苍穹,何相公却一箭命中的神奇。

D.整首诗在选材方面,干净利索地只写一个人物,取材之精确,描写线条之明快,凸显了何相公的惊人绝技。

【2】诗歌后两联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写出何相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B.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C.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D.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指的是房舍、房屋,古人常以泥土、茅草、砖瓦等为材料来建造房屋。

B.骚人,狭义的意义为多愁善感的诗人,也可以用来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C.元丰,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朔日,指的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农历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梦得贬官之后,极富生活情趣。在贬官到齐安居住后,他在房舍西南方修建了一座用来观赏长江美景的亭子,这个亭子被苏轼命名为“快哉亭”。

B.张梦得善于选址,眼光极为独到。他选择的建造快哉亭的地址,有山水环绕,有草木生长,并且选址之地距离古代三国时期群雄争战之地不太远。

C.张梦得为人豁达,懂得排遣愁苦。他没有把贬官之后的忧愁放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在私下里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

D.张梦得甘于贫穷,喜爱自然风光。他修建的快哉亭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户,他依然乐在其中;在江水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白云,他自求安适。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雨天,有贵如油的春雨,有倾盆而下的夏雨,有绵绵的秋雨,有冷清的冬雨。在不同的雨天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你刻骨铭心的是哪个雨天呢?

请以“那个雨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