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人是最擅长以吃来表达纪念的,许多节日都与特定的食物结下不解之缘,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最个人化的节日——过生日,吃一碗长寿面。中国人是最有口福的民族.中国的烹调举世闻名,中国人敢于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本民族得天独厚的饮食文化为骄傲。

A. 因为   比如   /   都要   凡   都

B. 所以   譬如   甚至   也要   只有   才

C. 因为   /   另一方面   也要   /   都

D. 所以   不管是   还是   都要   只要   就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增多,发生时间提前,3年间增加5倍之多。对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赤潮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B赵桂敏对记者说,南开大学不想陷入人们所说的学校掐尖的竞赛里,而是希望回归自主招生的本义,让自主招生真正成为高考的补充而不是重复。

C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的重点监管对象。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烦琐难懂。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A

但是

因为

/

便

其实

因为

B

/

因为

所以

便

毕竟

C

但是

/

以致

其实

因为

D

因为

所以

/

毕竟

 

 

A. A   B. B   C. C   D. D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辈(chái   难(   恸(tòng   仁爱孝

B.宿xiù     楚(qiáo   声文坛(fēi

C.shēn     扰(dāo   犊之情(shì

D.富(xuàn     闻(fěi   一时(zào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B.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绳索

D.及凯旋而                         纳:收藏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双减”政策落地推行,孩子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周末节假日没有校外学科培训,平日里书面作业也变少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推行,我国基础教育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双减”之后,孩子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作业负担少了,休息睡眠多了

上学放学时间调整,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不少家长和孩子们最先感受到的直接变化。

在北京,市教委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下午放学时间调整至1730。若家长因特殊原因有接送需求,可向学校提出申请。

“十一”假期后,杭州初中全面取消统一早读,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杭州市教育局要求,非寄宿制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寄宿制初中晚上就寝熄灯时间不得迟于2130。

广州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向课堂要质量,尽量不留作业回家,全力保障孩子每天10小时睡眠和1.5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早上差不多能睡到自然醒,踏踏实实吃完早餐再去学校。”广州市越秀区一名五年级学生说。

上学时间延迟,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充足的睡眠时间;放学时间推后,则是为了解决家长难以接送的“三点半”难题。

下午4时左右,走进安徽合肥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操场上,田径社团、啦啦操社团、篮球社团等在进行训练;教学楼里,各年级均有“课后服务”,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写作业、阅读、绘画……

“双减”改变的不仅是上学放学作息时刻,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分配也有了明显变化。

校外培训少了,兴趣爱好多了

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正是“双减”目的所在。不用再“赶场上课”,能否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

“‘双减’本质上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追求育人的高质量。”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认为,一方面要踩住“刹车”,把学生从过去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要为学校教育迭代踩下“油门”,重构全面落实儿童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双减”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走向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或捧起课外书、拾起画笔,打卡书店、博物馆等,投入更广阔的兴趣天地。

专家表示,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在“减”负担的同时,也要“涨”兴趣,让孩子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双减”势必带来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让孩子们在兴趣爱好的陪伴中乐享童年。

内心的孤独少了,情感的陪伴多了

双减政策来了,家长陪伴孩子的方式变了,从那种只为辅导作业的陪伴,变成了充满情感流动的陪伴。在这段与孩子相处的特别时光里,家长放下手机和手头的工作,减少了一些应酬,可以与孩子一起户外行,一起亲子阅读,一起做家务,一起讨论家里的事情,孩子将会打开自己的心窗,主动吐露自己心声,有些事情让孩子作主,先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许有意外的惊喜。当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还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减负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久久为功。各地学校和家长代表纷纷表示,落实“双减”还需要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社会用人评价导向变革,让人才成长通道更多元、更宽广,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教育生态。

(摘自《半月谈网》)

材料二

“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

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会各方密切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中央《“双减”意见》的印发实施,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福祉、回应百姓教育关切的生动体现。

《意见》提出,在校内方面,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使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意见》统筹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另一方面,要求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综合治理的实施路径,《意见》科学统筹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两项工作。以专项治理体现鲜明态度。对违背教育规律,冲击学校教育,破坏教育生态,有违教育公平的问题,重拳出击,大力规范。以改革创新展现长远眼光。《意见》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等作出明确要求,从根本上,夯实“双减”工作持续、有效落实的制度基础,为工作科学深入开展保驾护航。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只有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只要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一定能显著减轻,教育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摘自《人民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B.“双减”政策下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会马上降温。

C.“双减”前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功利化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对学校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已经影响到了民生福祉。

D.“双减”之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双减”这项系统工程中,只要学校和家长联动起来,就能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B.“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教育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冲击。

C.“双减”政策下,学生的睡眠时间将会得到保障,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分配将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D.“双减”政策对家长的要求会更高,家长因短期内不能适应而会变得更加焦虑。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对老师的要求会更高,老师需要将更多时间专注于研究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B.“双减”政策下,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校内的社团活动,这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C.“双减”将有力地引导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相关群体,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反复刷题、片面追求分数,回归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的轨道上。

D.“双减”让学生们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留守孩子因缺乏大人的有效监管将会沉溺于手机游戏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述思路。

【5】“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请综合两则材料内容,从多个角度来谈谈如何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应当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中国传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写道“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有“________”。

(3)在《师说》中,韩愈对当时缺乏从师学习风尚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说丈夫“________________”,外出经商许久未归,自己梦回往昔引得“________________”,让诗人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________________”,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后生活贫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她日夜劳作,不辞辛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共有两句,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在浔阳城中听到的音乐,衬托了琵琶声的优美。

(3)古代诗歌中常常用“雪”作喻来描写事物,如“_________”或“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青泥岭曲折,山峦盘旋。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旧之情和到乡反倒有恍如隔世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寄希望朝廷能够像赵王那样派人询问廉颇“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宁夹口二首

王安石

其一

钟山咫尺被云埋,何况南楼与北斋

昨夜月明江上梦,逆随潮水到秦淮。

其二

日西江口落征帆,却望城楼泪满衫。

从此梦归无别路,破头山北北山南。

注:①王安石: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②南楼与北斋:王安石尝读书于此。北斋,指昭文斋。③破头山:在蕲春,是佛家大师说法的道场圣地,这里喻指定林寺。④北山:即钟山,王安石曾居住于此。

1赏析“昨夜月明江上梦,逆随潮水到秦淮”的表达效果。

2两首诗都是写作者的梦境,有哪些不同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

世宗即位,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铣上疏求去,且劾璁、萼等曰:“臣究观议者,其文则欧阳修之唾余,其情则承望意响,求胜无已。悍者危法以激怒,柔者甘言以动听。非有元功硕德,而遽以官赏之,得毋使侥幸之徒踵接至与?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一邪乱邦,况可使富哉!”帝览之不悦,令铣致仕。阅十五年,用荐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未几疾作,复致仕。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敏。

铣少轻俊,好饮酒,尽数斗不乱。中岁自厉于学,言动皆有则。尝曰:“学在治心,功在慎动。”又曰:“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之本也。若去良能,而独挈良知,是霸儒也。”又尝作《政议》十篇,其《序》曰:“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凡篇中所论说,悉仿此意。世多有其书,故不载。

(选自《明史·第一百七十卷·崔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B. 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C. 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D. 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管理者叫祭酒。

C. 致仕,是指古代的官员,把官职交还给皇帝,后用来指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也称为填沟壑。

D.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最高名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委的部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铣为人正直,与同僚去见太监刘瑾,只有他一人对刘瑾只揖不拜,因而得罪了刘瑾。

B. 崔铣敢于直言,他认为,张德等人的文章是欧阳修所唾弃的,是迎合皇上的意图,这样会让投机之徒接踵而来。

C. 崔铣知错能改,他年少时轻佻不稳重,喜欢饮酒,到了中年才自我激励勤于学问,言谈举止都很符合规范礼仪。

D. 崔铣强调德才兼备,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光有品质,那就成为强横霸道的懦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

(2)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一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据《湖北日报》消息,不教奥数、不教英语,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近半年来每周六在沙湖公园教小学生种地,不少10后学生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有人说,“补习”种地能让孩子变得更爱惜食物和环境;也有人说,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培养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还有人认为,“补习”种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意义不大;……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