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清(chéng) 收( liǎn ) 粗(guǎng) 憔(cuì)

B.吝(sè) 倜(tǎng ) 临(lì )##dot## 蓄(chǔ)

C.瘫(huàn) 落(zhuó) 高(miǎo) 笑 (nì)

D.静(mì) 菜( qí ) 应(hè) 时(shà)

2、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B. 《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代

C.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 《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

B.“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C.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D.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4、依次填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历代文人笔下,松树时常被     为各种奇谲而跌宕的人生范式,让风霜欺凌它,让雨雪压迫它,让厄运    它,让不公缠绕它,恨不得把种种苦难   给它,然后,看它从容看它隐忍,进而让它抗争让它崛起,最终赢得生命的    

A.比喻  笼罩  强加  轮回

B.比拟  弥漫  强迫  重生

C.比拟  笼罩  强加  重生

D.比喻  弥漫  强迫  轮回

5、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A.绵阳市各级防疫部门做好了疫情信息调查收集、疫情处置、疫情上报等工作。

B.阳春三月,天气晴好,三元的油菜花、东山的桃花、景福的牡丹花均是春日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C.做人要能抬头,更要能低头,一仰一俯之间,不仅是一个姿势,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

D.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三台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三台人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记忆里的点点滴滴,随着那些飘散下来的水球纷至沓来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不要被口若悬河的主讲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学点什么,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找本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7、【追本潞源】小雅在搜集素材时发现,“以物载情”是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擅用手法,以下是她总结的唐宋两代中“以物载情”的典型作品。请你帮她整理这段文字,指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遣留下来的文物真迹数不胜数,其中有一幅唐代的《五牛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作品风格古朴,不修边幅。作者韩滉画五牛以喻自己兄弟五人,以牛的品性来表达甘愿为君为国鞠躬尽瘁的情感。北宋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又调知扬州,命运的波折没有让他产生怅然之感,反作《鹭鸶》一首以咏心怀,诗中云: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诗中对鹭鸶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堪称宋代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A.不修边幅

B.鞠躬尽瘁

C.怅然

D.惟妙惟肖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怀民亦未 __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

(3)寓居惠州嘉祐寺  ______   (4)思欲亭止息  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

A. 起行   土地平旷,屋舍俨

B.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迷,不复得路

C. 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人悟此   听茶声然

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语段

经过一个月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末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痛的思乡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炽(   )痛   qiè(   )而不舍

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改为“ ”

③ “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__________。“钻探”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④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思乡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化曲成诗,用“______,②______”来表达游子的无限乡思。

进取

只有勇于攀登,才能把困难踩在脚下。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④______”表达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登高望远,用“______,⑥______”表达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远大的政治理想。

爱国

《木兰诗》中用互文手法表现将士们投身战斗持久且悲壮的诗句是“______壮士十年归”;杜牧在《泊秦淮》中把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感慨家国兴亡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

片段: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回过来说:我过去对你的低估,在某些方面对你也许有不良的影响,但有一点至少是对你有极大的帮助的。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我多少年来把你紧紧拉着,至少养成了你对艺术的严肃的观念,即使偶尔忘形,也极易拉回来。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心得:作为一名翻译家,傅雷的语言中常常闪现诗的影子,如他引用《诗经·小雅》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句子,恳切地告诫儿子                      。读了这段话,一位                         的父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1】小文同学分享了名著中的片段和他的阅读心得。请你将“心得”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材料一:

①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于当今“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仍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②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述。他给晓庄师范题写过一副对联:“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他提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③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于“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五育”并举不是劳育就动动手、美育就动动眼、体育就动动腿、智育就动动脑、德育就动动心,而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即便体育也是如此,南开校长张伯苓被称为“中国重体育第一人”,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最早提倡体育不仅仅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强调与涵养崇高的道德精神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④劳动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这应该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这一点来看,加强劳动教育,甚至于落实“五育”并举,不能忘了陶行知等人百年前的思考。

(摘编自罗容海《劳动教育怎么搞,别忘了陶行知》)

材料二:

①毋容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②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③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学校将已有技术课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校本选修、社团活动整合起来,不但强调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的渗透与应用,同时,还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④“这种双向融合既丰富了相关学科课程,又为劳动教育课程争得了更多话语权,使其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课程设置更加理直气壮。”校方表示。

⑤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剧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⑥“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最后说。

(摘编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材料三:

①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②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通过劳动,实现道德、智慧、体质、美感方面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对于促进“五育并举”意义重大。

B.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不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强调用心以制力。

C.学校需要在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D.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中,要把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双向融合,并推动劳动教育采取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2】为了论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材料一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两处加点的“独立”一词能不能删?为什么?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如何做好劳动教育。

14、阅读非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满意公交成金华亮丽名片

【材料一】

“有了这趟公交车,我上下班再也不用骑电动自行车受风吹日晒了。”1月5日下午五,点半,在婺城区洞溪工业园工作的张先生按时走出厂区,就近乘上55路公交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回到位于江北骆家塘的家中。

55路是我市第一条氢能源公交线,去年11月开通以来成了张先生的通勤车。这是一条绿色公交线,也是一趟便民公交车。“厂里和家里距离远,以前骑电动车很辛苦,公交要转车也不太方便。”张先生说,55路新能源车平稳舒适,每天回家的路也更舒心更安全了。

【材料二】

2017年,金华列入“十三五”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我市将公交都市创建作为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主抓手,增强人民群众出行获得感、车福感的惠民工程,在投资、用地、路权等方面对公交发展一路绿灯,着力提升公交出行体验,引导广大市民绿色出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国家公交都市创建4年多来,金华城乡公交线网持续织密,百姓出行日益便捷。金华市区公交运营线路已达209条,线路总长超4000公里,建成区500米半径范围公交站点覆盖率达100%,日均运送乘客近30万人次。目前,市区已开通BRT线路7条、城际公交5条,年均服务超500万人次,打造了都市区一小时公交圈。

金华公交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服务理念,大力推动常规线路向偏远社区、工业区和山区延伸,畅通公交网络的“毛细血管”。目前已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58条,年均行驶里程103万公里,服务12.7万人次,对市区73个建制村实现公交班车全覆盖。

除了常规和快速公交,金华还开通了假日专线、直通巴士、网约巴士、景区游线等特色线路,以碳积分兑换形式引导鼓励市民乘坐绿色公交。5G、北斗、轮边驱动、智能充电等新科技也赋能公交,公交出行步入“云上漫步”时代。

2022年金华将迎来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并承办杭州亚运会部分赛事。以举办绿色大赛为契机,金华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智慧公交。清洁能源公交线不仅实现BT全覆盖,而且从城市到乡镇快速延伸,到2021年底所有进城公交更新为清洁能源车,打造公交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金华样板。

【材料三】

最新数据显示,金华公交满意度已达96%以上。自2013年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考核以来,金华已先后4次获得该项考核全省第一名,5次获得省政府1000万元奖补专项资金。

据介绍,2022年金华将开通第一条轨道交通线。在实现轨道交通、公交、BT“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将优化轨道站,点周边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和公共自行车站点等绿色出行配套,促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扎实构建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打造更幸福的出行回家之路。

(2022年1月6日《金华日报》)

【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是:(     

A.金华是首个列入“十三五”国家公交都市的创建城市,所以我市在投资、用地、路权等方面对公交发展一路绿灯。

B.最新统计,自2013年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考核以来,金华已先后4次获得该项考核全省第一名,而且得到了大多数金华老百姓的满意。

C.55路公交线采用了氢能源,氢能源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

D.为了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2022年将优化轨道站点周边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和公共自行车站点等绿色出行配套。

【2】55路作为我市第一条氢能源公交线,结合全文说一说,其出现有怎样的意义?

【3】王奶奶是兰溪人,打算去尖峰山游玩,可是面对这复杂密集公交路线图却犯了难,请你结合金华快速公交路线走向示意图,选择一条乘车路线,告诉她如何乘车?需要注意什么?

【4】2022年6月11日-6月17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为了相应国家的号召,我市公交运营集团提前征集宣传标语展示在公交车上,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车低碳出行,以下是小明同学拟的标语,结合标语的介绍,你觉得哪个标语最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小贴士:标语要具有一定的鼓动性、警戒性和启发性,必须在篇幅的控制、句式的调整、文字的选择等方面独具特色、精心镇炼,才能被受众接受,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A.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B.乘坐公交车,减少碳排量,让空气更清新。

C.让我们亲近绿色,一路同行!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作文。

请以“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