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界》一文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展开叙述,概括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孙权劝学》中的“卿”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孤”是古代君对臣的敬称。
C.《老王》的作者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和《唐吉诃德》。
D.“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的加点字“仿佛”“已经”是副词,“满”是动词。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夕阳西下,朔风凛冽,整个塔群十分凄凉。
②我去时,有几座已经坍弛,还没有修复。
③塔呈圆形,状近胡芦,外敷白色。
④过河有一片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⑤莫高窟门外,有一条河。
A.⑤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⑤④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空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 从长辈们的高谈阔论中,他了解到爷爷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战斗英雄。
C. 中考在即,九年级的同学们全力备考,甚至到了目不窥园、废寝忘食的地步
D. 远足前夕,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水、食物和游戏器材,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4、本文重点写的内容是( )。
A. “我”最初千方百计地寻觅报纸看的原因;
B. “我”怎样寻找报纸阅读并进一步了解报纸和报人;
C. “我”对某些副刊的部分内容的印象和评价;
D. “我”对报纸、对新闻事业深爱与憧憬。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车迟国、飞岛国、慧驷国等多个国家,历经磨难,最终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B.《水浒传》中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被抓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C.《红岩》中,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江雪琴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D.《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舅家,受尽欺侮,后来在桑菲尔德孤儿院又饱受了那里的孤寂、冷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自知之明的人善于对他人作出正确的评价,能明辨是非,知道如何针对队友的薄弱之处,及时提出弥补的措施。
B. 中国和谐号真空超级高铁即将入海,一条开往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笔下“海底两万里”的奇幻之旅即将开动。
C. 去年暑假前后,我国多地出现抢购买房的现象,以致一些不法商人乘机哄抬价格,许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坚决打击不法行为,稳定房价。
D. 一看到那两个盗窃国家文物、毁坏国家文物的强盗,他不由地意气风发,挣脱开众人的胳膊,抬起脚踹了那两人几脚。
7、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荤菜 颓唐 涨红 聚集
B.荐头 伤痕 格局 惋惜
C.伤疤 阔绰 附和 破绽
D.棉袄 矜持 失踪 书藉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盖竹柏影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甲文采用仰视、俯观两种视角写景的句子是“____”;乙文描写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这句话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色的澄澈皎洁。
【4】“一切景语皆情语。”甲文描绘秀美山川,表达作者沉醉于山水的___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____之情;乙文借溶溶月色,传达了赏月的欣喜、被贬的______及自我排遣的_____等种种复杂的心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____________”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浮云”一词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____________。诗中的“最高层”比喻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蕴含的深刻哲理。
10、下面是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与下方的主办城市名称、举办年份的印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请任意选择两个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注: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
11、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
(2)青山横北郭,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这段文字表现出“她”怎样的品性?请作简要分析。
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琐事》)
【2】小明要为名著中的人物立传,请你帮着他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 祥子 | 保尔·柯察金 |
理想 | ① |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妻子 | 虎妞 | ② |
品质 | 前期:③ 后期:软弱、颓废、麻木 | 勇于奋斗、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
结果 | 走向沉沦 | 走向新生活 |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书香过大年,____________
徐忠彪
①大众网日照2月8日讯(记者 张丽) 鸡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据统计,8日当天,日照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次千余人。
②春节假期,除了购物与旅游外,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正成为不少人的休闲选择,而日照图书馆随着开馆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假期,更是点燃了日照市民们的阅读热情。8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为图书馆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无论是在图书馆一楼还是三楼,各个阅读区的读者都不少。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③“孙女的爸妈上班,我带着孙女来看书。”在儿童阅读区,65岁的宋进尚正在陪着4岁的小孙女读书。宋进尚告诉记者,假期还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希望带着孙女从小多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来图书馆看看书多学知识。
④“今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列下很多名单,正好可以来图书馆借书了。”今年正在日照开发区兰州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陈祥鹏还是第一次到图书馆,找到要借的图书,陈祥鹏迫不及待地在少年阅读区外的休息椅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神秘岛》《吹牛大王历险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陈祥鹏的父亲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就要带儿子四处走亲戚串门,这样儿子就可以在走亲戚之余,灵活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
⑤春节假期,市民的读书热情高涨。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阅读需求,鸡年春节日照图书馆春节假期持续开馆,同时还特意新上架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全套图书。在图书馆三楼阅读区工作的人员张金花,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图书,一边忙着在入口处随时做引导。张金花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加班,这也是她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给亲戚朋友拜年。得知是记者正在采访,张金花特意跟记者嘱咐道,“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文明读书、文明借书,尤其是一些图书馆的条例规定,建议市民在借阅之前仔细了解。
⑥除了借阅图书,还有不少孩子、市民选择在图书馆自助选片看电影。68岁的市民王女士在电影播放自助机前刚刚看完《西游·伏妖篇》,王女士告诉记者,家住在图书馆附近的荣誉世家小区,非常方便。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带着孙女来图书馆。
⑦据了解,春节期间,日照图书馆每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下午四点,工作人员轮班上岗,确保市民度过一个书香春节。
【1】【1】根据选文内容,将新闻标题补充完整。【补写新闻标题】
书香过大年,__________________
【2】【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提取新闻导语】
【3】【3】分析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及表达作用。【重点词语的作用】
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4】【4】新闻中说“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请你在图书馆阅读区张贴一则温馨提示语,提醒读者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拟写广告语】
【5】【5】对于此则新闻中报道的“书香春节”这一现象,你怎样评价?【个性表达】
14、(五)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练习
(1)像很多老派的家庭妇女一样,母亲总是不舍得扔掉旧物,即使明知道它们的确已经派不上用场了。因此,在我们家的杂物房里,总是能找到一些让我目瞪口呆的东西,不是陌生得让我无从指认它的来历,就是熟悉得让我难以置信它经年之后仍旧存在。
(2)前一阵回家住了几天,没事钻进母亲的杂物房,东翻西看。从一个角落里取出一只小铁盒子,接口已经有锈,我费了点技巧才得以打开。一打开我就哑然失笑了。那里边堆满的不是什么宝贝,竟然是饭店专用的那些独立包装牙签。湘满楼、金华安酒店、成记海鲜店、广州酒家、稻花香……各种颜色的小纸袋,一面写着饭店的名字,另一面大都写着“欢迎光临”。这是母亲多年来下馆子收藏的饭店牙签。我记得母亲有这个习惯的。每次她在饭馆吃饭,临走的时候,都会向服务员多要一袋牙签带走。刚开始,以为她是为了放在包里备用,久了才知道,收集每家吃过的饭馆的牙签是母亲的一个爱好,就像别人收藏邮票、烟盒甚至古董那样,只不过她收藏的东西,既没有价格也没有价值。
(3)我抱着那盒牙签跑去问母亲,为什么喜欢收集这些东西。母亲饶有趣味地将那些牙签一袋袋摆出来看,一边看一边告诉我:这是那年你在广州搬新家,我们在金华安摆了一桌,你老爸一个人吃掉了一盘红枣芋泥;这是你哥哥请我们到郊区那个农庄吃河鲜,二叔公饭店,我们吃饱之后还摘了一大堆艾草回家;这是你姐姐那年生日正好碰上中秋节,我们在漓江春吃了一顿团圆饭……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仅凭一根牙签,一个饭馆的名字,母亲竟然能记住若干年前的某一次下馆子!仿佛她一根一根摆弄着的,不是牙签,而是一张一张旧照片。
(4)一整个下午,我都在听母亲回忆,母亲从岁月的缝隙里剔出一个个故事,听得我五味杂陈。
(5)从我有记忆开始, 母亲做的菜不仅好吃,而且还有创造性.母亲可以将一些廉价的东西做成美味的菜,我至今还记得西瓜皮炒咸菜的那种爽脆,豉汁柚子皮绵软多汁的口感,酿南瓜花的鲜甜,芦荟汤的黏稠清香……在吃这个问题上,母亲一直是权威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开始接受我们对吃的安排。聚餐的时候, 看我们翻着菜单,七嘴八舌,母亲只是面带微笑,偶尔征求她的意见,她总是摆摆手说:“你们定。”
(6)下饭馆这类事情,现在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是母亲每次跟我们下饭馆,总是穿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显得比任何一个人都隆重的样子。散席之前,还不忘将饭店的牙签带回家。现在想来,母亲收藏这些毫无价值的牙签,是为了给那一次次聚餐留念。
(7)我问过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癖好”的?母亲说,就是那一次,她带外婆到广州我家过年,我们在广州酒家吃年夜饭。八十四岁的外婆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外婆去世前的那几年间,总是洋洋得意地对村里的老人们说:“我是这个村里跑得最远的老人了,都是托了儿孙的福。”母亲想起这句话都会难过,她哽咽地说,那年在广州吃的年夜饭,是外婆这辈子吃得最好的一顿了。她手上拿着那根牙签,白色的包装纸已经微微泛黄。看着这袋牙签,我想起了那顿饭,已经没剩几颗牙的外婆,拿着桌上这只小袋研究,不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东西。我们笑得前俯后仰,问外婆,要牙签剔哪一颗牙齿?往事历历,如果不是这根牙签,我那塞满杂事如同母亲堆得满满的杂物房一般的脑子里,怎么会猛然想起这个令人鼻子发酸的珍贵的细节?
【1】简要分析第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2】文章第三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仅凭一根牙签,一个饭馆的名字,母亲竟然能记住若干年前的某一次下馆子!仿佛她一根一根摆弄着的,不是牙签,而是一张一张旧照片。
【3】联系全文,你觉得母亲喜欢收集牙签的原因是什么?
【4】下面哪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最合适?简述理由。A“收集牙签的人”B“母亲的癖好”C“母亲的杂物房”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笑”, 文章第七段划线句中“笑”的作用和【甲】【乙】 两个片段中的哪一个类似?请简要分析
【甲】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和______类似,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其实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诗和远方,一次真诚的付出,一段艰辛的拼搏,一次努力的坚持,……甚至一句关切的话语和一颗温暖的心,都可以让我们简单宁静的生活,多一点芬芳。
请以“因为 ,生活更芬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