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B.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衣食无忧。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舍身求法的先辈,没有他们,难有我们的今天。

C.面对不同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举办的“国宝展”“为国宝代言”等活动,浮光掠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D.“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得绘声绘色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       脾睨       不攻自破       箪食壶浆

B.墨守       旁骛       郑重其事       无原无故

C.秘诀       聒噪       鸠占雀巢       取义成仁

D.祭祀       掂量       不屑置辩       无精打采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C.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莫言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春和明 景:   (2)宠辱忘   偕

(3)滕豪迈自负 然   (4)子京忽以抵文正 书:

2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愤郁颇见辞色。

3用原文来回答。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

(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

4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两首词都写到了白发,但抒发的感情有所不同,《江城子》中抒发的是__________,《破阵子》中抒发的是______

【2】两首词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作,请结合两首词的具体意象,谈谈你对豪放词中“豪放”一词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与讨论)初三(1)班正在围绕“自强”开展讨论,下面是王华同学发言的提纲,请你帮他完成。

(2)(补写对联)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3)(实际运用)你的同桌小明,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很是灰心丧气,甚至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请你从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人物(如《草房子》里的杜小康),讲述他的故事,劝说小明振作起来。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古诗文默写。

(1)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其一)》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担心,他的努力仅仅是白费力气,因为,父亲根本听不到。

可是,他突然失踪,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一路寻到陷阱旁。父亲把头探进陷阱看了看。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他大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他能感受到坐在地上的裤子潮湿了。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 父亲能最快速度地赶回来, 需要两天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时间吗? 他唯一能做的, 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拢了,他无法想象,即使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狭窄的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他再次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声音只响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消沉使他沮丧,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立刻提高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不至于放弃。他甚至不再期待着父亲能来救援他,如果,父亲不来,或迟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身上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他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A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他几乎耗尽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看着他在井内垂死挣扎。他没想过父亲竟然如此绝情冷漠。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了,他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愧疚。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一直就守在井口而见我痛苦。”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泥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可是,幸运的是,昨晚上一直没出现任何动物。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情况下,你等不到援助,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当初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润湿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扑进父亲怀里,他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却开心地笑了。那年,尽管他才十三岁,却勇敢得像个老猎人。

1第4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关联词是( )

A.即使 也   因为 就是

B.即使 也   而   只有

C.只要 就   而   只有

D.只要 就   因为 就是

2本文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3本文中的“他”在“掉入陷阱——逃出陷阱”的过程,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4请从A、B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

5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好吗?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10、留点空白 刘书全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 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综合全文,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具有启发作用。

B. 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 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 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2下面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人与人在交往中应为他人、给自己留点空白。

B. 第二、三段论述为什么要为他人留点空白的道理.

C. 第四段联系现实生活的实例,论述为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的好处。

D. 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要给人给己留空白和余地,才会快乐、幸福。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有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灯如红豆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霊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⑨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凡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⑩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______________

第三盏

女同学

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加点字,简要分析第④段中两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一句,既照应文章题目,又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第④段母亲没有抬头看我,反映出母亲为我们赶做新衣的忙碌和深沉的爱。

C.第⑦段父亲执意要将多出的两毛钱对清,是为了给我上一堂具有教育意义的课。

D.文章叙写回忆,语言朴素自然:精选生活片段表达感情,真挚动人。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②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