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60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2、次氯酸钠(NaClO)可用于消毒杀菌,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NaCl

B.NaClO3

C.Na2O

D.Na2O2

3、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知道原子的中子数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一定不变

4、2022年重庆北碚发生特大山火,云南消防人员利用化学原理进行多种方式灭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用水喷淋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6、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CaWO4)的化合物。下图为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酸钙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在化学反应中钨原子易得电子

D.钨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7、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等质量的镁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8、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作电极

B.氦气很稳定,作霓虹灯

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9、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

B.干冰

C.氢氧化铜

D.赤铁矿

10、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       空气

B.石灰水       二氧化碳

C.冰水混合物       液氧

D.氮气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D.在加压条件下氮气的体积变小是因为氮气分子体积变小

12、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A.A

B.B

C.C

D.D

13、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4、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4

B.45

C.79

D.113

1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X>Y>Z

C.Y>X>Z

D.Y>Z>X

16、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

A.CO

B.CO2

C.SO2

D.NO2

17、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该分子在不断运动

18、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铜的性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①中,铜片上出现划痕

B.实验②中,铜片表面变红

C.实验③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D.实验③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

19、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石头“变”石雕

B.高粱“变”美酒

C.羊毛“变”毛毯

D.冰川“变”河流

20、相同质量的H2O2、KClO3和KMnO4与等质量MnO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A.H2O2最多,KMnO4最少

B.KClO3最多,H2O2最少

C.H2O2最多,KClO3最少

D.KMnO4最多,H2O2最少

2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B.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22、尿素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较高的固态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氨气()

B.二氧化硫

C.氮气

D.二氧化碳

23、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B.加高烟囱,可以减小大气污染

C.过滤或加入活性炭均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2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成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25、化合物C22H12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22H1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g

B.C22H1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6

C.一个C22H12分子中含有6个H2

D.C22H12与CH4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存在差异

26、长沙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力争在2024年创建成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橘子洲头的烟花燃放活动

B.将城市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加强对化工园区废气、废水排放的监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推广公筷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____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紫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将A中仪器连接起来的方法是_______

(2)采用B图的方法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__(填“大于”或“小于”) 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

(3)从图C或图D中选择一个指出其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

29、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些化学反应,把它们进行归纳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

(2)镁带燃烧:______

(3)红磷燃烧:______

(4)蜡烛燃烧:______

30、选择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释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

31、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功能。请回答:

(1)茶氨酸由   种元素组成。

(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3)茶氨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4)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   g茶氨酸中含有氢元素7g

 

32、(8分)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H、C、O、Ca、Cl是初中常见的几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②能作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_;

③用作补钙剂的盐是_____________;④酒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在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了九枚奖牌,成为亚洲体坛霸主。

①图1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使用的刀冰鞋。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写化学式)。制造刀冰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的过程

②图2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火炬外形像神话传说中的火鸟。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火炬将被点燃。将燃料喷向凹面镜焦点位置的目的是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3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填“④”或“⑤”).

(4)利用如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方程式为         ;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

(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

①人造水晶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

②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嫦娥五号”一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即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土壤”。月壤颗粒质地微细,主要由氧、氦、硅、铝、铁、镁、钙、钠、钾、钛等元素构成,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

①请用化学式完成填空: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②月壤中含有的大量氦-3,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填序号)。

35、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СО2+H2 ;CO2+H2O=H2СО3

(1)“变换塔”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采用喷雾的形式淋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

(3)能从“洗涤塔”中分离出氢气,说明氢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4)若将32g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CO2_______g。

36、薄荷醇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化学式为C10H20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薄荷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请精确到0.01%)。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为完成“了解家用制氧机”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了解实验室制氧原理

(1)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

①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③ 从物质组成看,制取氧气的药品中都含有___________

[活动二]了解小型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

(2)某品牌家用“便携式制氧机”的制氧原理如图所示(内部结构透明)。

① 将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过碳酸钠先分解,生成的H2O2再分解产生氧气。 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 观察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 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该方法更适宜家庭制氧的理由之一是_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

(3)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人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含有的成分为氯化钠和碳酸钙,请计算: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这种食盐,加入足量的100g稀盐酸中(已知氯化钠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质量为119.78g

(1)生成CO2质量为

(2)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0、通过学习爱护水资源后,对照我们实际,在生活中有哪些污染水的现象?在今后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污染水的情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