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涉及的化学知识 |
A | 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泡沫少、浮渣多 | 使用的水是硬水 |
B |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是净水的絮凝剂 |
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降低油的着火点 |
D |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
A.A
B.B
C.C
D.D
2、神州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太空行走
B.燃料加注
C.展示国旗
D.点火发射
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B.氢气填充气球
C.汽油做燃料
D.用铁制作炊具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
D.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如图所示向放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燃烧需要氧气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资源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使用节水龙头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8、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水面之下
B.放药品时应该先放固体二氧化锰粉末,再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C.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D.实验完毕,可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
B.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C.氮气和二氧化碳:用带火星木条
D.生石灰和石灰石:加入蒸馏水
10、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能证明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B. 说明石墨有导电性
C. 该装置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
D.淬火能增强钢针的硬度
11、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
B.熄灭酒精灯
C.仪器的连接
D.过滤
12、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水
B.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和CO2
D.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花
13、下列四种可以生成氧气的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H2O
B.KMnO4
C.KClO3
D.H2O2
14、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银
B.氧气
C.氯化钠
D.金刚石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16、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甲和88g乙在一种纳米催化剂表面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及部分物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表示氧原子、“
”表示X原子、“
”表示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消耗甲的质量≤72g
B.此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是11:8
C.一个丁分子的质量是
D.t时刻,密闭容器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B.CO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C.氮气难溶于水——作保护气
D.不锈钢耐腐蚀——作医疗器械
18、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打电话
B.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9、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下列劳动实践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整理衣物
B.生火做饭
C.打扫房间
D.择菜洗菜
20、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针对该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水污染,黄河滩区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
B.黄河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C.对黄河的水质定期检测,不向其中随意扔垃圾、排放污水
D.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后可成为沿河两岸居民生活用水
21、规范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测溶液pH
C.向镁条中滴加稀盐酸
D.加热液体
22、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
B.Hg
C.CO
D.NaCl
2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5.5mL液体
D.称量固体药品
24、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是
A.能量观: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C.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25、三氧化铬(CrO3)是酒驾测试仪中的主要试剂,能与酒精(C2H5OH)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氧化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4
B.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酒精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26、+3价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lCl
B.
C.
D.
27、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泡茶时使用无污染的天然水为佳。
(1)天然水属于混合物,水的硬度会影响茶的口感,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往样品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______;生活中通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水质好的水泡出的茶味道醇厚,香气怡人。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香气”的原因是______;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的原因是______。
(3)紫砂壶是常用的泡茶壶具。紫砂是指矿石成分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陶土。SiO2、Al2O3、Fe2O3都属于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Al+(________)O2(________)Al2O3
(2)(________)Fe3O4+(________)CO(________)Fe+(________)CO2
(3)(________)CH3OH+(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
29、根据所给名称(或化学符号)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名称 | 2个氢原子 | 2个氮气分子 |
|
|
化学符号 |
|
| 2Mg2+ | FeCl2 |
30、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
(1)2个氢分子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
(3)硫离子_______。
(4)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5)生石灰_______。
31、“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要实现“收支相抵”。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2)下图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部分途径。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为有毒气体,丙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CO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下图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
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是_______。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某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过程中“”表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表示的是_______。
32、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过滤和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净水方法。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加入明矾沉降后,可通过______的方法将其除去。
(2)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3、生产生活中,钙元素的存在非常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在实验室,常用于制取HClO的反应为Ca(ClO)2+CO2+H2O=== 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4、请用质量守恒定律有关的知识来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要比原来铜粉质量________;
(2)将l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B的质最为____ g:
(3)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写符号),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35、(1)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按示例填空:(1)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CO2+H2O→H2CO3
C部分: ,例: ;(写符号表达式)
(2)请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②氢气爆炸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氢 |
| 2 He 氦 | |||||
|
|
| 6 C 碳 | 7 N 氮 | 8 O 氧 |
|
|
11 Na 钠 | 12 Mg 镁 |
|
| 15 P 嶙 | 16 S 硫 |
|
|
(1)上表中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的名称错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________。
(3)已知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请依照上表格式,将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填入表中相应位置___________。
37、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低温加热时易升华成紫色的蒸气,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
探究一 “斜卧式”装置制取氧气。
(1)甲装置(斜卧式)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装置丙中_________(选填“a”或“b”)与装置丁的c连接。
(3)加热5.0g高锰酸钾,收集162mL氧气,记录所需时间。重复5次,实验数据如图。从图中得到的相关信息是(从反应速率的稳定性角度)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甲试管中残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探究二 “直立式”装置制取氧气
中学实验室配备的高锰酸钾试剂,按国家标准有效成分大于99.5%,水含量几乎是0。用图乙装置(直立式)每次用5.0g高锰酸钾进行实验,数据如下: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收集162mLO2所需时间/s | 38.69 | 38.12 | 40.07 | 39.15 | 40.05 |
收集324mLO2所需时间/s | 64.43 | 63.56 | 65.75 | 63.50 | 64.22 |
收集486mLO2所需时间/s | 119.35 | 118.86 | 122.42 | 119.78 | 120.63 |
(5)与探究一数据相比,采用乙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38、某城区自来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净化水。甲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1)用________ 鉴别该自来水和蒸馏水;生活中通过______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2)从分子角度分析甲乙两个变化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______________;
39、(1)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镁条燃烧____;②铁丝燃烧_____;
③水的通电分解____;④检验二氧化碳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请填空。
①连接玻璃导管和胶皮管时,要先将导管_____,再将胶皮管挤套在玻璃导管上;
②从试剂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_____;
③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
④量取9mL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为____。
4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检验a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
(2)如何鉴别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4)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5)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
(6)自来水厂用一种新型的消毒试剂高铁酸钠(Na2FeO4)进行消毒,高铁酸钠中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填最简整数比)
(7)请计算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