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2、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就此说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3、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
反应后的质量/g | 6.6 | 11.8 | x | y |
A.x+y=18.4
B.丁可能是反应物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若有a个甲分子参与反应,则一个丙分子的质量为
4、该火种盘主要含有铝、铜、镁、硅等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硅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火种盘的组成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5、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做电解水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电极 | 两电极 | a玻璃管 | b玻璃管 |
现象 | 有气泡 | 生成气体体积为5mL, 木条燃烧更旺 | 生成气体体积为10mL, 气体燃烧 |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a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C.b玻璃管连接的电极是负极
D.根据相同条件下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可判断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6、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酒精隔绝氧气起保鲜作用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后可以释放热量
7、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食盐粉末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8、下列有关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做灯火实验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取暖时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量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液体
10、《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性格鲜活,鲁智深作为行侠仗义第一人,下列他的事迹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拳打镇关西
B.大闹五台山
C.火烧瓦罐寺
D.倒拔垂杨柳
11、小明抽取到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是网民对保护湘江提出的一些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之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某反应中物质X、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B.t时刻,和
的质量相同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11
14、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C.钛合金可以制造人造骨
D.废旧蓄电池中含铅等金属,可以回收利用
15、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加热硬水时间长了在锅炉内结垢容易产生爆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硬水形成水垢是化学变化
B.加热硬水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C.肥皂溶于硬水只发生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
D.硬水可以增加人体所需钙元素,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16、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
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尿素、硝酸铵、硝酸钾是氮肥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17、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借助数字传感器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a
B.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D.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
1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生铁
B.化合物:氯化钠、氧化汞
C.氧化物:氧化镁、氧气
D.单质:氮气、铜
19、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汽油燃烧
B.光合作用
C.轮胎爆炸
D.百炼成钢
20、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O4K2MnO4+MnO2+O2↑;②2KClO3
2KCl+3O2↑;③2NH4NO3
4H2O+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1、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OH
C.KCl
D.CuO
22、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
B.星火燎原
C.愚公移山
D.飞沙走石
2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铜、稀有气体
B.液氧、干冰、粗盐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24、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玻璃管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成黑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
D.该实验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B.木炭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可干燥氧气
26、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到多种己糖(
)的精准全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己糖属于氧化物
B.己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己糖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己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27、(1)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
③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 。
④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木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 性。
(2)请从元素C、H、O、N、Na中选择,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用作调味品的酸 ;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③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④具有挥发性的一种碱 。
28、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分别选用“>”、“<”、“=”填写空白。
(1) 空气中元素含量:氧________氮;
(2) 核外电子数:钠离子________钠原子;
(3) 含碳量:甲醛 (CH2O)________葡萄糖(C6H12O6);
(4)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锌片________铁片
(5)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________原铜丝的质量;
(6) 硬铝,其硬度__________铝的硬度。
29、二氧化碳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之一,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图中除
能互逆反应外,还有哪些能互逆反应?请你写出一组来______。
(3)列举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4)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______;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
30、2010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空气的成分中,制造化肥并可以做保护气的是_____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温室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__________;
(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大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积极植树造林
31、化学基础与常识
(1)生活中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事先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用符号表示)。
(4)氯化铁中的阳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
3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两个氢分子_____;
(2)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水中氧元素显-2价_____;
(4)标出N的化合价:NH4NO3 _____
(5)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3、用氢、碳、氧、氮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各一个。
(1)能支持燃烧的一种气体_____;
(2)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一种气体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_____。
34、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氧气 b.金刚石 c.干冰 d.一氧化碳 e.氢气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②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
③能作气体燃料的单质是_______; ④)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是__________。
3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你认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名称);
(2)自来水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水与氯气(Cl2)的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图示形象地表示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说出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
36、“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请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氧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B、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_________
37、【探究活动一】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如表对比实验:
| 氯酸钾的质量 | 催化剂的种类 | 催化剂的质量 | 反应条件 | 收集4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s) |
Ⅰ | 3.0g | 二氧化锰 | 1.0g | 加热 | 21 |
Ⅱ | Xg | 氧化铜 | 1.0g | 加热 | 48 |
(1)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
(2)通过分析如表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比氧化铜作催化剂的分解速率______(选填“快”或“慢”)。
(3)写出【探究活动一】实验Ⅰ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乙同学设计以下实验:室温(20℃)时,选用50.0g不同浓度(1%、2%、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与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进行实验之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做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热毛巾热敷锥形瓶,若注射器活塞往______(选填“左”或“右”),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乙同学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温度 | 相同时间(10s)内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Ⅰ | 50.0g | 1% | 0.1g | 20℃ | 9 |
Ⅱ | 50.0g | 2% | 0.1g | 20℃ | 16 |
Ⅲ | 50.0g | 4% | 0.1g | 20℃ | 31 |
(6)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结论是:______。
38、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石灰石、稀硫酸、碳酸钙粉末、稀盐酸、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⑧仪器名称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上述药品______(填名称),并选用图1中的仪器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空气中加热细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而在制得的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这说明影响燃烧反应剧烈程度的一个因素是______.
(3)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实验室用图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9、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新买的轴承表面都涂有一层机油,其目的是使铁与_______隔绝,防止生锈。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设计实验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Ⅰ.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Ⅱ.步骤①中加入过量M的化学式______,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Ⅲ.若加入一定量M(不考虑上述实验过程中后续实验现象和结论),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填化学式)。
(5)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6)用实验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提供三种金属外,选用下列试剂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A 硫酸铝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40、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