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板冲压成了一定的形状,质量变小
B.一瓶矿泉水在冰箱里结冰,质量变大
C.物理课本放在家里和放在书包里,质量没变
D.地面上的物资被送到空间站后,质量为零
2、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3、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2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当蜡烛A距玻璃板0.1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0.2m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5、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处冒出“白气” B.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山慢慢消融 D.利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6、下列关于物理学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想学好物理,只要把知识点都记下来就足够了
B.对物理现象,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实验来探究其奥妙
C.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搜索答案
D.实验时不必自己动手,认真看别人做,记住实验结论即可
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该液体质量为20g
B.量杯质量为40g
C.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该液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6℃读作“摄氏零下6度”
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C.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天平右盘下沉,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相平
10、如图所示,加油机和战斗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当我们说该加油机“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左边战斗机
B.加油机本身
C.地面
D.天空的白云
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全新的铅笔长约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
12、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13、下列对光现象的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实像,倒立的是虚像
B.乙图,这是央视春晚节目中表演舞蹈的画面,舞者在灯光的照射下出现“影子”,这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远视眼镜
14、如图的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刻度尺
B. 测力计
C. 天平
D. 秒表
1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16、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误差可能与测量者有关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7、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3cm
18、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应为( )
A.30°
B.40°
C.50°
D.60°
19、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0、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 V乙,则m甲∶m乙=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2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并排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人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这两辆车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B.甲车可能向南运动,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向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不可能静止
22、如图所示是一款折叠型导盲杖,在正常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力向上有障碍物,导盲杖接收到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导盲杖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的频率比“滴滴”的提示音的频率高
23、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两车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两车速度
B.在0~70s内,两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C.在0~70s内,A车与B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
24、医生使用听诊器可以( )
A.使振幅增大
B.缩短听声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改变发声频率,使单调变高
25、将干燥的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会______(聚拢/分开),这是因为与手摩擦后,细丝带上______(同/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
26、小时同学采用转换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他把一物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块的重力为______N;你还知道的也利用了转换法的物理实验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得出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________态。
28、透镜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图是平行光通过不同透镜时的情景,其中为凸透镜的是______透镜。生活中用到的放大镜是一种______透镜;近视眼患者所戴的眼镜镜片是一种______透镜。
29、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设计质量为140kg的“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分离。月球车到月球上以后,质量_____改变(选填“会”或“不会”)。
30、2022年11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1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景观。从物理角度讲,月食是光的 ___________现象,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2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1、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海域训练,当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将______,航母的排开海水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航母将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位置不变”)。
32、如图所示,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成为我国第三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探测器。探测器落月是从15km高度开始的,大约经历12min成功着陆月球,探测器落月的平均速度约______km/h;在落月过程中探测器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33、“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在做永不停息地________运动。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________。
34、图甲中硬币的直径为______;图乙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5、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的长度为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3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2﹣4s、4﹣6s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
(2)计算一下4﹣6s的时间段内,物体运动速度为多少?
(3)计算一下0﹣6s的时间段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7、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把重力G为900N的物体沿着长s为5m,高h为1m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为90% 。
(1)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2)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请推证: f = F(1-η)。
38、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多少?石块的密度为多大?(ρ水=1.0×103kg/m3)
39、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40、物体AB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位置
41、如图中一束光经空气斜射向玻璃,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当光从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中时会再次发生折射,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OC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