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5cm刻度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3、物理学习过程中用到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B.通过观察树叶的摆动程度反映风力的大小

C.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利用真空罩实验,越向外抽气声音越小

D.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4、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较小的错误

B.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所有情形的误差

5、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6、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准备用乒乓球拍去击打下方的水珠。乒乓球拍从地面到太空中的空间站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7、如图是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矿泉水,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会儿瓶壁上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出现在瓶身内壁

B.矿泉水瓶壁上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矿泉水瓶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最后矿泉水瓶壁上的水珠消失,这是升华现象

8、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9、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10、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ρρ为(  )

A.1∶2

B.2∶1

C.4∶1

D.8∶1

11、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12、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1=ρ2ρ3=ρ4

B.ρ1ρ2=ρ3ρ4

C.ρ1ρ2ρ3ρ4

D.ρ1ρ2ρ3ρ4

13、用如图所示方法测液体的温度,则测得温度较准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是甲的密度的2倍

B.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15、对下列物理量,描述合理的是(  )

A.物理教材的宽约为

B.正常人的心率约为60次/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

1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舞台激光

B.海市蜃楼

C.绿树成荫

D.水中倒影

17、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实现了全球首个数字人点火仪式。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看到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跨越整个城市上空向主体育馆快速奔跑,如图所示,但实际上“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观众认为“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主体育馆

C.现场的观众

D.城市的楼房

18、小雪将体积为45cm3的水放入冰箱中自制冰棍(ρ=1.0×103kg/m3ρ=0.9×103kg/m3),如图所示,则冰棍的体积为(  )

A.40cm3

B.45cm3

C.50cm3

D.55cm3

19、实验室有一只刻度均匀的不准确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80℃。当实际温度为 60℃时,此温度计的对应读数是(  )

A.36℃

B.40℃

C.56℃

D.60℃

20、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制造朦胧的效果。白雾是(  )

A.干冰遇热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B.干冰遇热先熔化后汽化变成的气体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的小液滴

D.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变成的小液滴

21、下列词语中的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2、如图所示,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可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可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物体成实像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实像

23、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大的泡沫制成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24、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牛叫的声音(       

A.音调高,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大

C.音调高,响度小

D.音调低,响度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______成水蒸气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填物态变化名称)。

26、(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①__;②__;③__

(2)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停表表示的时间是__min__s

27、氢气球和下面挂的吊篮总重100N,氢气球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为280N,已知氢气球在匀速上升或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大小不变。则氢气球匀速上升过程中,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 N;若使氢气球以原来大小的速度匀速下降,需在吊篮内再增加_______N重的物体。

28、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90cm3,则水的质量是______g,冰的密度是______kg/m3

29、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声,并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起吊重物。该滑轮为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图所示大小时,重物能在空中静止,则重物及滑轮的总重为______N。

31、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为了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体温情况,每班准备了两支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一天小丽的体温如图所示,小丽的体温是________

32、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l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摩擦阻力为___________N,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33、把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两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它们的液面相平。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3∶2,则它们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

34、会议现场要把手机设为静音,这是在__________控制噪声,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AC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其中所研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_____(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

4)以上实验体现了_____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请按照计算题要求正确写出解题过程)小婧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 用时7s,小婧前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7、有一只质量为0.1kg的空玻璃瓶,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7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9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1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8、如图某探险队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若发出声音信号后经过4s收到回声,求:

(1)此处海洋的深度?

(2)能否用这种方法测定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完成光路图.

 

 

40、如图所示,OA为一条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画出OA的大致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41、如图,B点为水下人在A点看到海岸上一棵椰子树像的位置,请画出人看到B点的光路图,并大致确定椰子树的实际位置B′。(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