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一实心金属块投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投入装满酒精的容器中(已知
,
),关于溢出的酒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B.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C.溢出酒精的质量为
D.溢出酒精的质量为
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3、如图,盒里装有鸡蛋,盒的高度d约为( )
A.4m
B.4cm
C.4mm
D.4dm
4、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5、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25℃
B.你现在考试的教室内声音的强弱相当于0分贝(dB)
C.当外部环境(或条件)改变时,水在 90℃时也会沸腾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0 m/s
6、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7、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 )
A.硬度
B.密度
C.耐热性
D.导热性
8、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第4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
B.该物质在BC段放出了热量
C.该物质在温度为44℃时一定是液态
D.该物质的沸点是44℃
9、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零刻度是否磨损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0、人在池塘边行走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中的鱼,这是鱼接受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1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s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图中各图的纵坐标s′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横坐标s表示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其中正确反映了二者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厘米
B.3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13、校运公开幕式上,小刚和同学们组成的方阵正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说小刚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刚
B.小刚左边的同学
C.小刚右边的同学
D.主席台
14、小明将水、油、蜂蜜三种密度不同的均匀液体,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小心翼翼地倒入杯中,模拟调制“鸡尾酒”。第一杯中,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第二杯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若两个空杯完全相同,且两杯“鸡尾酒”都刚好装满,则第一杯和第二杯“鸡尾酒”的质量和
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6、把一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在发生变化
B.发声体的响度在发生变化
C.发声体的音色在发生变化
D.发声体的音调和响度都在发生变化
17、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4∶1
B.4∶3
C.8∶1
D.2∶1
18、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19、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2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巨型稻的亩产可达800kg。请根据图估测巨型稻的高度约为( )
A.0.5m
B.1m
C.2m
D.5m
21、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2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该液体质量为20g
B.量杯质量为40g
C.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该液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2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乒乓球被弹开
C.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D.听不到真空罩中间铃声
2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敲击水瓶琴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吹着的哨子
25、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在说话,是因为他们声音的__不同。
26、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是甲、乙的s—t图像。乙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米/秒;甲在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米;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甲、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______________甲的速度(选填“一定大于”、“可能大于”或“一定小于”)。
27、质量
定义:表示物体所含______的多少.
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t=___kg,1 kg=____g,1 g=____mg.
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枚大头针约80_______;一个苹果约150_______;一头大象约6_______;一个鸡蛋约50______;一个中学生约50________.(填单位)
28、常见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某次测量小志的体温,示数如图所示,此时体温计示数为______℃。如果该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体温正常的小兰同学的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
29、五名同学先后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5.72cm、5.71cm、5.82cm、5.73cm、5.73cm。其中有一次记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该记作 ___________。
3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玉笛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31、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遵循的是光的_________定律,后者是由光的___________规律决定的.
32、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 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
33、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
(1)图像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______;
(2)汽车在BC段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汽车在BC段的速度为______m/s。
34、古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演奏时,乐音是由空气 ___________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___________不同的声音。
35、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1)如图甲所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在安装时应先调整固定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同学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4)从记录的数据以及所画的图像都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发现水并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7)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应是______。
A.a B.b C.c D.d
36、现有一空瓶,质量为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在空瓶中放入某种金属碎片,使其与瓶的质量变为1000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金属碎片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0g,通过计算回答。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金属碎片的体积是多少?
(3)金属碎片的密度是多少?
37、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部分内容。求: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沪A﹣8888
日期 2014﹣3﹣28
上车 10:00
下车 10:10
单价 2.4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8.00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3)若出租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则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8、国庆节的晚上,小伟在家里的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S后他听到爆炸声。
(1)这爆炸声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2)计算烟花绽放处与小伟相距多远的距离?
39、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点光源S1,水中有另一点光源S2,人在图中E点看到的现象是:S2与S1在水中的像重合。画出S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和S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
(______)
40、如图所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a、b是烛焰S发出的两条光线,a与主光轴平行,b经过透镜中心,请作出这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并标出烛焰S的像点S'的位置(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41、如图所示,是两辆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在s~t、v~t坐标图中均分别描述出小轿车和大卡车的大致运动情况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