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桥的倒影

D.海市蜃楼

3、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形成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

4、为矫正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5、为了探究声音的传声效果与不同介质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弱

B.用力吹一根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体验声音的变化

C.用牙轻咬铅笔上端和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6、酒精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千克

B.每立方米酒精的的质量为千克/米3

C.每千克酒精的体积为立方米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为千克

7、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D.“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8、长度为1.92×106mm,它可能是(  )

A.一本书的长度

B.一个人的高度

C.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一座山的高度

9、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为50kg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C.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

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

10、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到达600m处时,甲车用时比乙车用时长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第20s到第30s之间的平均速度乙车大于甲车

11、“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12、“文明文山健康有你——元旦全民健身长跑(走)”活动于2023年12月29日上午举行,运动员甲的速度为14.4km/h,运动乙的速度为3m/s,运动员丙5min跑完15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vvv

B.vvv

C.vvv

D.vvv

13、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丙: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小明发现:往保温壶灌开水时,刚开始听到的声音比较低沉,水快灌满时声音变得比较清脆。小郯想:声音的变化可能与壶中空气柱的长短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15、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美丽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北京冬奥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1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

D.该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18、小李在学习物理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他看到冬天烧水时壶嘴往外“冒”出“热气”,夏天雪糕周围“冒”出“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C.“热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D.形成“热气”的过程会放热,形成“冷气”的过程需要吸热

19、夏天,艳阳高照,小明从游泳池出来,感觉非常的冷,因为(  )

A.气温太低

B.水温太低

C.水蒸发吸热

D.水蒸气遇冷液化

20、将一实心金属块投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投入装满酒精的容器中(已知),关于溢出的酒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B.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C.溢出酒精的质量为

D.溢出酒精的质量为

21、同学们“排队看齐”时应用的光学知识与下列哪种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22、图中6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  )

A.3g

B.30g

C.3kg

D.300g

23、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24、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塞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活塞越向下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听到声音就可以判断不是笛子发出的,原因是________

26、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加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物体的重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为了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密度,小明同学想出了以下的办法:先用天平测出了蜡块的质量是9g,在量筒中盛水45 cm3,再把蜡块和已知体积是5 cm3的铁块捆在一起放入水中,当蜡块和铁块刚好浸没时,此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是60 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_____kg/m3

28、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800g,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cm3,装满另一种液体总质量为700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m3

 

29、如图所示,小华将一支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牙膏,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牙膏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牙膏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其静止后,与浸没时相比,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g取10N/kg)

30、上学前,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2m处整理着装,看到“镜中人”是她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3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______。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叫______,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_。声源的振动频率越_____,音调越_____。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__Hz到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________,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_____________

32、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g,合 ________kg;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33、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______。要在0.5m2的受力面积上产生2×103Pa的压强,所需的压力是______N。

34、2022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3周年纪念日。人民海军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刚成立的时候力量比较弱,当时舰艇排水量总共加起来还不到5万吨。现在,我们一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就达到了5万多吨。随着国防工业的长足发展,我们的水下潜艇、水面舰艇、舰载飞机,以及海防线上的导弹等武器装备都很完备。

(1)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股采用后“前后”队列,而不来用“并排队列”,这样的列队形式是防止因流速越大的位置______,造成碰撞翻船事故带来的危害。

(2)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032型潜艇,为单轴、双壳体、水滴线型。是现役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常规动力潜艇,最大潜深200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2×106pa,若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100c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______N。潜艇在海里上升是通过改变______(选填“所受浮力”或“自身重力”)而实现的。       

(3)“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该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是675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67500t,此时航母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当质量为33000kg的飞机飞离开航母后,此时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航母在海平面上匀速行驶时,舰载飞机起飞升空,此时飞机的重力势能______,航母的动能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某物理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位于光具座B点时,通过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cm;凸透镜对光有____作用;

(2)当蜡烛位于A点时,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要想使像变大一些,可以将蜡烛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当蜡烛位于D点时,通过调节光屏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利用蜡烛放在____(选填“A”“B”“C”或“E”)点是放大镜成像原理;

(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一只飞蛾飞落在凸透镜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____。(选填“会有飞蛾的像”“会出现飞蛾的影子”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一些”)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20008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水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用超声波来探测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2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

 

37、一个质量为178g的铜球,体积为40cm3,其空心体积多大?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ρ=8.9×103kg/m3ρ=2.7×103kg/m3

38、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仍按原来速度直线向远离高楼方向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40、重为100N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物块,画出物块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41、完成下列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