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2、夏天,艳阳高照,小明从游泳池出来,感觉非常的冷,因为(  )

A.气温太低

B.水温太低

C.水蒸发吸热

D.水蒸气遇冷液化

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抗击疫情期间,某同学用同一支示数为38℃的水银体温计去测体温,若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自己的体温为38℃,则他的实际体温(  )

A.一定为38℃

B.一定高于38℃

C.一定低于38℃

D.一定不高于38℃

5、如图所示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7、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35分

B.5时25分

C.6时35分

D.7时25分

8、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中的水均不沸腾

B.A杯中的水不沸腾,B杯中的水沸腾

C.A、B中的水均沸腾

D.A杯中的水沸腾,B杯中的水不沸腾

9、下面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和鸟发出的是超声波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传到人耳不需要任何介质

10、如图所示,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段平均速度为

C.测量段平均速度时,为了简便,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下滑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11、小明利用自制水透镜代替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如图甲。已知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弱。未放眼镜前,光屏上成像模糊,放上眼镜或者使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像变清晰。则(  )

A.该眼镜为远视眼镜

B.矫正前后,像均为虚像

C.未矫正时,模拟光路图如图乙

D.图乙P对光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弱

12、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

①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②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③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相对于木箱的速度没有影响

13、下面的图像属于非晶体熔化现象的是(       

A.

B.

C.

D.

14、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说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15、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16、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碳纤维材料和钢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4

C.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

17、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不同物质组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小

18、在探究下列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推理得到结论的是(  )

A.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慢慢抽出,听真空罩中闹铃声音的变化

B.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利用一个悬挂的乒乓球来观察

C.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角度多次进行实验

D.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通过根据测量数据所做的图像得到结论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7.1℃,若没有甩过就使用,测病人的温度时,下列哪个读数可能是正确的是(       

A.37.0℃

B.35℃

C.37.5℃

D.36.8℃

21、如图所示,阳光下,一只鸟M站在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鸟M的像是N

B.鸟M的影子是P

C.M与N的大小一定相同

D.M与P的大小一定相同

22、如图,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时得到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0min

B.该物质的沸点是48℃

C.该物质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该物质是非晶体

23、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4、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如图1所示,某时刻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l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km,乙船35km

B.甲船35km,乙船25km

C.甲船30km,乙船30km

D.甲船35km,乙船30km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26、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______(填“地面”或“积水”),此处发生的是______反射(填“镜面”或“漫”)。

27、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28、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_N,此时________(选填“铁球”或“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如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9、“广场舞”在各地频频引发“扰民”争议,是由于声音的________很大,针对这种现象,小暖巧妙地将广场并改成“耳机舞”,用无线耳机取代大喇叭,既不耽误锻炼,也除去了“扰民”的烦恼,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是从噪声的_________环节进行防治。

30、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字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 ,他选择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1、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该同学所得读数是________,正确读数是________

 

32、常言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可以用___________原理解释;液压千斤顶利用的是___________定律。

33、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_ ,此过程要 _________ (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_ ,要 _______ (吸/放)热。

34、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目前世界上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合_____m/s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A”“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在做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d)所示。他发现图(d)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可靠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华利用透明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出了物块和鹅卵石的密度,其测量方法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小华将物块放入水平桌面上的水槽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

B.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在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1.4cm;

C.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物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9 cm。

请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g=10N/kg,ρ=1.0×103 kg/m3

(1)正方体物块的密度;

(2)鹅卵石的密度。

37、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次

南昌西开

上海虹桥到

运行距离

G1346

09∶43

13∶18

780km

G1348

10∶26

13∶41

780km

(1)乘坐G1348高铁从南昌西到上海虹桥,所需要的时间?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8、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嫌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如图所示的模型,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测得海滩达到脚印同样深度所受的压强为1.5×104Pa,嫌犯的体重为多少?(p=0.9×l03kg/m3)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1,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如图2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40、一辆汽车先在平直路面上以v1的速度匀速行驶,一时间后又以v2的速度匀速行驶,且v1v2,请在图丙中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

41、请画出光线经镜面两次反射后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