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2、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分别将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2所示三种声音的波形。根据波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声音只有响度相同
B.三种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三种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三种声音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日晷上的影子
C.后视镜中的像
D.“折断”的筷子
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两车分别行进900m时,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行驶40s时,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6℃读作“摄氏零下6度”
6、关于铝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ρ=可知,质量大的铝块比质量小的铝块密度大
B.由公式ρ=可知,体积小的铝块比体积大的铝块密度大
C.铝块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铝块的密度大小取决于铝块的质量或体积大小
7、11月30日,2023年第十二届杭州戏剧节正式开幕。开幕式当晚,改编自司汤达原著、由孟京辉导演的史诗巨制《红与黑》,作为本届杭州戏剧节的开幕大戏率先与观众见面。跟观众能看到舞台上的人物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墙上手影
B. 铅笔错位
C. 镜中人像
D. 邮票放大
8、“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成功,这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主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上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9、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被称为“隐形杀手”。控制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摩托车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演奏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噪声
C.图丙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噪音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10、如图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1、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k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D.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
12、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夺冠,在本项赛事中实现三连冠。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关于比赛现场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个跨步的距离约为10m
B.羽毛球球拍的长度约为65cm
C.拿起球拍的力约为100N
D.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g
1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B.将铁水浇铸成工件
C.夏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D.夏天的清晨,青草上的露珠
14、每年立春后,灞河上的冰开始消融,气象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开河”,冰层消融属于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液化
D.升华
15、图是一款3D打印笔,使用时在笔中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加热一段时间,塑料条受热变软、变稀后被挤出,在常温下可制成各种立体造型。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固
C.汽化和液化
D.熔化和凝华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图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逐渐变小
C.丙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实像
D.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1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D.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1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m
20、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噪声监测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2,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寒冷的室外变干,该过程中冰吸热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C.图—3,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熔化后凝固在灯管内壁
D.图—4,超声波清洗仪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清洗眼镜
21、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22、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种物质是海波
B.甲种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
C.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8℃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
23、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判断虚线框内的透镜类型应为图中的( )
A.
B.
C.
D.
24、如图是微信启动背景图,该图片是由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利用红外探测仪拍摄而成,关于该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B.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
C.同种介质中红外线传播速度比紫外线快
D.卫星能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25、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以镜中的像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s后小明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
26、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 (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镜,这是由于光的 射现象的结果.
27、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声音的诗句 ,如“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从声音的_______判断出是“猿”的声音;蝙蝠利用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28、如图,根据测量画出某物质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在BC段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不传递),它在进行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最后完全变成固态。观察BC段还发现该物质是一种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
29、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 时间的单位是_____,时间的单位还有_____.
30、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选填数字号码)。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
31、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 ___________。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 ___________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32、因为热胀冷缩,冬天电线收缩较紧,风吹在上面,电线振动频率 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可以听到“呼呼”的响声;夏天,电线受热膨胀,较松弛,风吹在上面,电线的振动频率 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听不到。
33、人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高”“低”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
34、《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著名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人翻译为: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翻译中一处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你的依据是______。
3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试验装置如图甲,试管内装有适量的碎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时应按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_____℃。
(3)如图丙为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拓展)同学们继续实验,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接着,同学们又把温度计移到烧杯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在同一实验室里,不同小组测得的水的沸点不同,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想一个简单方法检验这种猜想是否正确。方法_____。
36、小明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无论多忙,他每天都坚持跑步。一天小明在跑步过程中记录,用30s跑了150米后,又用50s跑完最后350米,问:
(1)小明前30s跑的速度是多少?
(2)小明后50s跑的速度是多少?
(3)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7、如图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可以将重物匀速吊起,动滑轮重300N。若重物以 0.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100s,且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吊起质量为 300kg 的重物 A 时,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取g=10N/kg。当重物匀速上升时。求:
(1)拉力F 的大小;
(2) 100s内物体A上升的距离;
(3)小型牵引车的速度大小;
(4)画出定滑轮所受各力的示意图,求定滑轮受到的向上的拉力。
38、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8.0×103kg/m3,一块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求:
(1)这块泡沫钢气孔的总体积是多少?
(2)求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是多少?
3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如图所示,是小儿垂钓的场景,请在图中画出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及阻力臂。
40、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41、如图所示,平面镜b与水平面成45°夹角,一束水平光线射到镜面O点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