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

A.等于1.5m/s   

B.大于1.5m/s     

C.小于1.5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下列与普通初中生相关的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

A.质量约为50kg

B.身高约为160m

C.正常体温约为40℃

D.跑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9s

3、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       

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D.速度很快

4、国庆节期间,小明在南湖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了“鱼在云中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的云是天空中云的实像

D.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下方

5、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6、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6.5℃,37.5℃

B.36.5℃,36.9℃

C.36.9℃,37.5℃

D.36.9℃,36.9℃

10、关于几位物理学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B.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C.牛顿通过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

12、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2cm

13、为了在学校实验室测出一颗小螺钉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直接测出这颗小螺钉的质量

B.多次测出一颗小螺钉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C.先测出50颗相同小螺钉的总质量,再除以50

D.测出小螺钉和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考试用签字笔的长度大约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D.人感觉舒适的气温为

15、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南沙区的年平均气温为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蜗牛爬行的速度是1.1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6、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速度的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17、下列四个情景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

C.玻璃上出现冰花

D.雾绕群峰

1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变小

B.氧气罐中的气态氧气用去一半,剩余氧气的密度比原来减小一半

C.蜡的密度是,表示1m3蜡的质量是

D.根据公式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19、在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镜平行于x轴放置,其宽度为2cm,长度也为2cm。点光源S在O点右侧1cm的位置时,位于O点左侧1cm处的人眼恰好能够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S′(光路图已在图中画出)。若光源S向右移动,直至人眼刚好从平面镜中看不见像S′,此过程中光源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20、如图所示,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应用投影灯,丰富街区夜间景观、提升街区活力。投影灯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小小的投影片投射到墙面或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片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B.所成的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要想使所成的像大一点且清晰,仅需将投影片远离镜头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人们能分辨出笛子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2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能辨别出鸟鸣和风雨声,是依据声音的哪种特性(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跑的路程比小光长,则小华的速度大于小光的速度

B.漫反射中,反射光朝向各个方向,因此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一杯水喝掉一半,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24、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流水

B.河岸

C.船夫

D.行驶的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CCTV的一次春节晚会上,小沈阳先模仿了阿宝的歌声,又模仿了刀郎的歌声,都惟妙惟肖,小沈阳之所以“以假乱真”,从物理声学的角度讲,声音有三个特性:________________,它主要模仿了其中的______特性,才如此神似。

26、取一支较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液态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品)。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如图所示。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的液态乙醚“消失”(看不到了),这是由于液态乙醚发生了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再往里推活塞,又可以看见注射器中有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注射器内看不到的乙醚蒸气发生了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用______的方法能使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27、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减弱,乙在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减弱。

28、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首先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甲液体中,记下U形管的两液面差如图甲,再将探头放到乙液体中,如图乙,可发现当甲、乙两种液体的______相同时,U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不相同。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测______液体的密度较大。(选填“甲”或“乙”)

29、回声定位原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下列实例在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有______

A.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判断地震的位置与等级

B.倒车雷达

C.超声导盲仪

D.B超

(2)回声定位是利用声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3)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的装置所显示的波形图,图中的两个波形分别是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底深度为______m。

30、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从60度增大到90度,则入射角从   变到   ,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31、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甲图中长方体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停表测量的时间是________,丙图是一支体温计,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示数为________℃。

3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________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高.

34、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____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杰同学采用甲图实验装置,小磊同学采用乙图实验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甲装置类似教材实验装置,乙装置是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对角线的细绳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绳的两端分别加挂钩码来完成验证。

(1)大家认为小磊同学的实验优于小杰同学的实验,主要原因是_____

(2)小磊同学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磊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__(“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4)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 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玄武湖隧道工程是南京市规划的经六纬九路网以及快速字型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西起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附近入口,东至新庄立交出口。隧道全长2 660m,设计车速为60km/h,于2003428日正式竣工通车。

122路公交车在地面从入口处到出口处行驶路程约4 500m15min,求该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74路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通过隧道由同一入口到同一出口处,能比22公交车节省多少时间?

37、厦门地铁1号线(即: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是厦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厦门轨道交通线路网中一条 南北向线路,全长30.3千米。起点从镇海路站到终点岩内站单程运行时间约为1h(以1小时计算),最高时速为80km/h。求

1)地铁1号线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2)在某次检修时,一号线以最高时速从起点至终点所用的时间(中途无停靠站)。

38、疫情期间,小明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8m,OB长0.6m,小明质量m2=50kg,g取10N/kg,求此时:

(1)小明受到重力的大小;

(2)小明对杆的拉力的大小。

(3)小明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物块正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请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

40、画出静止悬挂的电灯所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一凹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的夹角为45°,请画出一束光线经过透镜后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