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为某轿车通过后视镜(看成平面镜)看到的情景,该公交车线路为(  )

A.806

B.608

C.809

D.908

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3、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门的宽度约为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4、甲音叉发声时比乙音叉振动慢,那么甲音叉(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C.缩短与声源的距离,传入人耳声音的音调变高

D.医院墙上贴着的“静”字,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C.受力物体不能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7、如图是我市英西峰林的美丽风景,群山在湖水中的“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75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8℃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10、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小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1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浸没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B.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在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当水加热至沸腾后,小孔中有大量的的白雾冲出,离小孔越近看到的白雾越多,这是液化现象

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第一次和第二次得到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不同

13、如图甲所示为交管部门用来检测车速的超声波测速仪.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传播速度为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B.测速仪接收到两次信号之间汽车行驶了

C.第二次超声波信号比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延迟发出

D.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与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

14、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可以发出频率为的声音

B.人能听到大象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能听到频率为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大象听觉频率范围要大

15、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16、对以下数据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讲台的高度约为1.8m

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kg

17、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乙图中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丙图中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丁图中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8、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

19、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个苹果被带到中国空间站

B.一块橡皮被擦掉了一大半

C.一张A4纸被搓成纸团

D.一冰块在密闭的试管中熔化成水

20、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21、射箭运动员使用的弓,其制造材料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A.导电性好

B.弹性好

C.导热性好

D.质量大

22、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孔上,观察地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A.△

B.▽

C.○

D.无法判定

23、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2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0-4s物体的速度是4m/s

B.4-8s物体的速度是4m/s

C.8-11s物体的速度是1m/s

D.0-11s物体的速度是1m/s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2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等于_______度,分界面的_______侧是玻璃.

2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图中水平连接部分管径较细,冷水流经此处时,流速大、压强______,瓶中的热水与冷水混合得到温水,温水下落的原因是受到______的作用。

28、如图所示,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如果力F1F2F3F4,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个图是______

29、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2min内行驶了1.2km,当这辆汽车在运动到第50s末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km/h。

30、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东方”17高超音速导弹的亮相震惊全球,这款新型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射程为18002500公里,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有些导弹燃料要用到液态氧,科技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的氧在常温下液化。高超音速,是指物体的速度超过5倍音速,15℃时一倍音速为_______m/s

31、有一质量为540g,体积为30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 cm3,若空心部分装满水,总质量是________g。(

32、如图所示,一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人与转盘就会反向转动,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在AB两点中,人站在______(选填“A”或“B”)点进行上述实验更容易转动。

33、小明打开装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饼包装盒,发现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______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

34、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聋哑人在台上表演千手观音时,因为听不到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特征。浑厚低沉主要是描述歌唱家歌声的_______特征。隆隆的雷声使人感到震耳欲聋,沙沙的细雨须侧耳倾听。这是由于声音的________不同,它是由声源的__________决定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

1.0

 

3.6

4.0

5.1

(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___________(“竖直”或“水平”)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___________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

(3)第2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N;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从图中可看出所描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现象称为___________

(5)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动力臂为1.5米,阻力臂为0.3米,阻力为20牛。求:动力的大小

37、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列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为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38、如图所示,甲图量筒中装有50mL的水,将22g盐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通过作图表示人眼透过空隙所能看到的范围。

40、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分别画出与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41、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且它们的左焦点也重合,平面镜与主光轴垂直,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平行于主光轴光线入射,请画出这条光线通过两个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

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