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2、“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4、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8、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9、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10、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小敬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与实际社会交往没有区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有不会做的作业,她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

A.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

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1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14、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17、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18、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21、基础知识填空。

(1)鲁班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这说明______是创造的源泉。

(2)小勇经常利用周末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体现出他________、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和追求。

(3)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小强很不爽,但又转念一想:“学校的禁止令也是为我们学生好,如果真让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我是很难控制自己上课时间不看手机的。”随后心情也好多了。小强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________法。

(4)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

(5)为保护未成年人,我国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这要求对未成年人做好________保护。

22、填空

①“他不像个男孩儿”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的。

②青春有格的“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④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勇气。

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感受。

⑥同学们看望因患病住医院治疗的小名,小名感到很幸福,这是因为他在集体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感。

23、填空

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聊天场景:“我的身高在一年内增加了8厘米。”“我的喉结大了,开始长胡须了。”“我的体重增加很快,今年增重了6公斤。”你认为他们聊天围绕的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体现的心理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小星在学校被冋学误解后,心里很难过,于是他跑到操场,边跑步边六声喊叫。跑了两圈以后,他觉得心情平静了很多小星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4、学科基础知识:

(1)步入青春期,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_______

(2)当人们说“她是假小子”或“他不像个男孩”是用_______来评价某个女孩或男孩。

(3)俗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启示我们追求_______时要做到学会自我省察,反思自己。

(4)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5)一下课就在班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种朋友圈叫_______

(6)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这就是_______精神的表现。

(7)法律是由_______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

(8)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之一。

(9)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类对_______的不懈追求。

(10)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

25、填空

(1)短暂的、不稳定的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的是__________。随着时间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是__________。情绪和情感都具有 __________性。

(2)步入青春期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_________

(3)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26、特殊保护连连看

事件

保护

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

社会保护

人民法院成立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

学校保护

文化部对一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动漫视频进行清理查处

司法保护

学校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

家庭保护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27、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充满了生机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可以及时享乐。_____

五、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8、辨析

29、集体是一个温馨的词语,个体依靠集体、融入集体,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能感受到集体无穷的力量。围绕着集体的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集体是温暖的我为集体来奉献。

集体的力量大,我要融入集体。

30、辨别与分析题

六、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景,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材料中指出了“教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主动开发自我的创造潜能?

32、在共和国60多年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无数的星星。他们当中,有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雷锋,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两单元勋----邓稼先,有导弹之父----钱学森,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孔繁森……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诠释着人生的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他们的事迹,你可以看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3)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请你谈谈在家中、在社会上如何做?

 

33、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责任感,某校七年级(6)班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做了一次班级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1)在班级中存在的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主要有哪些?班级中存在着这些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会出现什么后果?  

(2)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你的做法是什么?

34、   七年级6班的小农平时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桌婷婷,下课后给婷婷讲解比较难的练习题,渐渐的小农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喜欢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同桌婷婷,于是小农的心里开始为难……

(1)请你谈谈异性同学交往的必要性。

(2)请你告诉小农如何正确对待与异性的情感?

35、   材料一:目前,我们国家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材料二: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加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的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法律?请举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部法律。

(2)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么法律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4)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5)“大到国家政体,小到个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6)法治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