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C——2个碳元素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O2——2个氧原子

D.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e

B.NH3

C.C60

D.NaCl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是

A.高温下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B.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C.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中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4、“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C.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5、实验室通过蒸馏获得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瓶中加入硬水后放入几粒沸石

B.温度计球泡应在烧瓶支管口处

C.冷水应从冷凝管的a口进水

D.可用肥皂水鉴别烧瓶和锥形瓶中液体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瓷器破碎

C.空气流动

D.食物腐败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可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B.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可证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证明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

D.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8、炒菜时油锅着火了,我们可以盖上锅盖会灭火,这种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移除可燃物

D.以上都不是

9、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A.CO2+H2O=H2CO3

B.H2CO3H2O+CO2

C.CO2+2MgC+2MgO

D.MgO+2HCl=MgCl2+H2O

1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该气体为氧气

B

某气体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并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色

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C

向某无色液体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

该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D

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灼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固体为木炭

A.A

B.B

C.C

D.D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超市中出售的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

C.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可直接排放

1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Cl2+2Na2S=2NaCl+S,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A.Na2S

B.Cl2

C.S

D.NaCl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1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2

C.NaCl

D.KClO3

14、盛产于河南的“南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高.“南阳玉”的主要成分是CaAl2Si2O8.关于CaAl2Si2O8,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16、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化合物,所以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

17、下列元素符号中名称和符号相符的是

A.钠(N)

B.氧(O)

C.氢(He)

D.铝(Cl)

18、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少量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加热

B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2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气密性

C.夹持试管

D.蒸发食盐水

21、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

B.Hg

C.CO

D.NaCl

22、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将X侵入Z与硫酸根组成的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金属,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X、Z、Y

C.Z、X、Y

D.Y、X、Z

23、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常温下,碱性溶液pH都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化合物都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则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变化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①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②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工业用亚硝酸钠可替代食盐作调味剂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A.A

B.B

C.C

D.D

26、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C.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数关系密切;

3)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5)许多科学家对周期表都曾做出了贡献,比如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位)

2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图丙中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甲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

29、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_________关系密切.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0、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铜锌合金(黄铜)。

(1)铜丝可做导线,主要利用了其______性。

(2)日常生活中,有的商贩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用黄铜冒充黄金,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黄铜与黄金的是______(填字母)。

A.观察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并观察颜色

C.加入稀硫酸

D.加入氯化铝溶液

(3)加热上述混合物的过程中,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工业上用该气体与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1、下面的两幅图都与空气有关,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A是关于大气污染的漫画,其上部是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_______。被污染的大气会损害人体健康、_______(填一种大气污染的危害)。

(2)图B是合肥市公布的某日AQl(空气质量指数)信息。目前计入AQI评价主要污染物有:PM10、PM2.5_______(填两种污染物的名称)、臭氧等。从图B中可知合肥市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可吸人颗粒物),请你对合肥市空气质量保护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

3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符号填空:

①铁_____________

②氢分子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锰___________

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H2O氧元素显-2_____________

33、化学用语和专用术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铝是一种常见金属,由图1,图2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稳定结构,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工业上常用电解Al2O3的方法获得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第______位,长期使用铝制炊具不利人体健康,这里的铝是指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2)选择合适的化学术语,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a氧化              b乳化               c溶解

①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油污是______现象;

②水果在空气中因______而腐烂;

③汽油能洗去油污是______现象。

34、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月球中含有丰富氦-3原子(其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在运载火箭上用到了钪钛合金。钪(S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钪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②图2所表示的四种粒子中,与钪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长征五号系列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液氢燃料无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航天煤油可由化石燃料中的___________分离得到。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字母)。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可用_______检验b试管产生的气体。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经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是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区别硬水和软水,我们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

36、吸烟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乱扔烟头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1)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周围的很多人都能闻到烟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

(2)在森林乱扔烟头可能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遭遇森林火灾,可采取的自救措施是________(列举一条)。

(3)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扑灭森林火灾,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填字母标号)。

(3)若将装置B和C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F是一种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38、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1)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B 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

C 红磷过量

D 氧气未消耗完

E 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使空气膨胀逸出

2)因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可能出现橡皮塞冲出等情况,实验小组将A进行了如B的改进,其所加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又进行反思,B实验可以避免不安全因素,但是测得结果仍然不够准确。未形成真正的隔离体。该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与红磷一样是一种磷的单质,燃烧产物也相同)在如图C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40oC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自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①写出白磷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某些性质。

①常见物质中,碳、一氧化碳都可以和同一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该物质是________;而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__________效应。为验证该效应,利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由____________(选填”“)导管通入二氧化碳,验证收集满了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时,还需一瓶(同样大小)装满_________的集气瓶放在太阳下做对照实验。

③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常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④如果利用足量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计算所需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