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大量氧气,液态氧通常储存在钢瓶里。

材料二: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出炉,“多巴胺穿搭”入选。“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 C8H11NO2。 多巴胺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数目变少

D.分子间空隙变小

【3】下列有关多巴胺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153g

B.多巴胺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多巴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多巴胺中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3、某同学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重32.6g,称完时他发现物码放反了,但他仍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5g以下用游码)

A.32.6g

B.31.4g

C.27.4g

D.必须重称

4、石墨、金刚石和 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碳原子构成

B.化学性质相似

C.都由碳元素组成

D.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5、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NH4NO3

B.NaCl

C.NaOH

D.C12H22O11(蔗糖)

6、探究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胶头滴管和集气瓶中分别盛装某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组合是

     

A.稀盐酸和石灰石

B.水和氧化钙

C.水和硝酸铵

D.水和氢氧化钠

7、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OH-

D.CO2

8、2023年12月河北省迎来了一场大雪,下列活动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孩子们堆雪人

B.用扫帚清理雪了

C.烧木炭涮火锅

D.穿滑雪板滑雪

9、化学家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铟、锑、铈、铕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卢瑟福

10、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1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5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A.a=1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Z为反应物

D.反应中Y、W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氧气、氮气

B.镁、二氧化锰、石油

C.稀有气体、冰水、果汁

D.金刚石、氯酸钾、矿泉水

13、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 1∶1

D.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

14、感冒灵成分中,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是治疗发热症状常用药之一,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中含有氧分子

B.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C8H9NO2属于混合物

D.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8:1

15、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

B.P2O5

C.KNO3

D.H2O

16、二氧化铅()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5

D.+7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和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涉及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若实验一红磷燃烧时,瓶塞没有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

③实验二中,装置没有密闭,生成了气体逸散,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④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如图三),实验结束,天平平衡(忽略浮力);

⑤实验三中,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18、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2H2O2=2KOH+X+O2↑,则X的化学式为

A.H2O2

B.H2O

C.2H2

D.H2

1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H2CO3

D.KClO3

2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21、如图所示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烧制木炭

C.活性炭净水

D.收集氧气

22、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3、实验方案的设计应科学合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严谨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4、现将10gA和10g B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8gC和6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l

B.4:3

C.5:l

D.5:2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煤作燃料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某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26、小涂同学参加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检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紫色石蕊溶液

B.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C.加热石蕊溶液

D.点燃酒精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两个氯原子__________;   (2)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甲烷中碳元素显-4_____________; (4)三个四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__

28、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的净化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_____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_____除去水中色素和气味。

2)可用 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二)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1)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_____(填序号)。

2)改正错误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填字母)。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①④②

3)用25g蔗糖配制5%的蔗糖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 _____g

2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3)实验室中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30、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将下列污染的原因和结果用线连起来___________

32、生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有限,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

2)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提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或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

33、完成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生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

3)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4)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_,最能说明该变化的化学变化的现象为________

3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4)硫在氧气中燃烧

(5)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5、2019322日是第27世界水日”,322日至28日是第32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国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会产生难闻的气体,从微观角度分析,在远处能够闻到难闻的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

(2)下图属于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

(3)下列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用淘米水浇花

B 用红色的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 用洗衣服的水拖地

D 及时关紧水龙头

(4)自来水厂用一种新型的消毒试剂高铁酸钠(Na2FeO4)进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3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__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现我们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何时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小英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可能用到的部分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E仪器的名称是______配制时,在上面的仪器中除B、C、E外,还必须选用的是(填字母编号)______

(2)在该实验中,C仪器的作用是______。在使用E量取水时,若小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最后配制溶液的浓度将______(偏小、偏大、无影响)。

3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C装置中大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B与A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_______mL处。

(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___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_________mL处。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3%的双氧水可作为治疗外伤的消毒剂。它与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人体中的过氧化物酶促使它立即分解生成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0、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问题:

(1)实验完毕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其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有哪些?(答一条即可)

(2)做此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要考虑什么?(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