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彩(hè) 发(juán) 蒙(mèi) 愚(dùn)

B.不(xùn) 红(féi) 息(zhì) 问(jié)

C.然(yān) 横(kē) 素(tuān) 碧(piǎo)

D.天(1ì) 飞(shù) 萋(qī) 千(zhuǎn)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语言质朴,叙述起伏跌宕,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情感。

C.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D. 题为《昆明的雨》而非大量笔墨直接写雨……信笔所至,无拘无束,但感情线索始终贯穿全文。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连(qiào)     然(piān)     鱼(tiáo)     岩壁峻(chán)

B.绊(jī)        (lì)        (bǎo)       选贤能(yǔ)

C.黑(lí)        裂(jūn)       皱(zhě)       犬牙互(cī)

D.船(lǔ)        日(yì)        (yàn)     怒不可(è)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tiáo) 微(bēi)   鲜(yú)   琐(xiè)

B. (dú) 秀(qí) 雨 (zhòu) 亮(cèng)

C. (shā) 游(guàng) 息 (zhì)   禁(gù)

D. (shān)   踌(chú) 步(duó) 责(jié)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片中 “ ”字是对上文中“问”字的回应,给人以笔断意连、一气呵成之感。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梦中所见的一幅海天相接、瑰奇雄伟的壮美画面。

B.“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C.结句写作者身为柔弱女子无力抗争黑暗现实,从而只能逃避现实而放弃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最大的愿望是归到传说中的三山过上幸福生活。

D.该词充满了豪放之气,想象大胆丰富,意境壮阔雄奇,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在李清照众多词作中显得别具一格。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诗句:

  ,乌蒙磅礴走泥丸。 白头搔更短,  

,夜泊秦淮近酒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  

山河破碎风飘絮,    ,家书抵万金。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生自古谁无死,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水浒传》第八十回片段,回答问题。

高太尉大醉,酒後不觉放荡,便道:“我自小学得一身相扑,天下无对。”卢俊义却也醉了,怪高太尉自夸“天下无对”,便指著燕青道:“我这个小兄弟,也会相扑,三番上岱岳争交,天下无对。”高俅便起身来,脱了衣裳,要与燕青厮扑。众头领见宋江敬他是个天朝太尉,没奈何处,只得随顺听他说;不想要勒燕青相扑,正要灭高俅的嘴,都起身来道:“好,好,且看相扑!”众人都哄下堂去。宋江亦醉,主张不定。两个脱了衣裳,就厅阶上,宋江叫把软褥铺下。两个在剪绒毯上,吐个门户。高俅抢将入来,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只一交,颠翻在地褥上,做一块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宋江,卢俊义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扑得成功,切乞恕罪!”高俅惶恐无限,却再入席,饮至夜深,扶入後堂歇了……

(1)高俅曾放言“若不杀尽贼寇,誓不回军!”,为何此时却在梁山上与一众好汉推杯换盏,还与燕青摔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青的相扑是他年幼时从______身上所学而来,最终成为了他的绝技。在七十四回“______,李逵寿张乔坐衙”中,燕青几个回合便将两年未逢对手的任原摔下台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

2G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七段中加点字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A. 《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 《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 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的美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盐对大海说:“妈妈,我想永远舒舒服服躺在你的怀里,永远不离开你。”

大海说:“孩子,你如果永远躺在妈妈的怀里,那你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