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七律 长征》这首诗以比喻、夸张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军过后”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还未完成长征的红军一、四方面军广大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B.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陆定一,课文以时间为序,采取了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记叙了一天半内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的经过。
C. 小说《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以枣核为线索,主要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D. 《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工业和商业文明要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②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农耕时代的产物
③可是当前人类的文明正由农耕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和商业文明转型
④民间文化作为生活文化的一种,必然受到冲击和排斥
⑤无论这种文化多么古老迷人,也得不到豁免权
A.②③①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⑤④
3、下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还有超前夸张。
C. 律师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八句,每句有五个字或七个字。
D.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4、对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一项(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B.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C.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D.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 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6、根据上下文句默写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国破山河在, __________________。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7)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傅雷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演讲这一形式早在先秦就已广泛盛行,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演讲词的记载见于《尚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都围绕自己治理天下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主张进行游说和演讲。人们从方法和理论上加以总结,最终形成一篇篇初具特点的演讲词。
如今随着《开讲啦》《超级演说家》等节目的热播,演讲再次以“火热”的形象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因为演讲针对不同听众的情况,有目的地说出他们的心声,启发思考,引起共鸣。
[材料二]
演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宣传活动,但不是“广而告之”那么简单。演讲者要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加之感情等的渲染,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观点,让观众“闻风而动”,而不是简单地表态。演讲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讲更具有感染力。演讲作为一种艺术,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歌颂的是社会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从形式上来说又各具特点,既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又有慷慨激昂的言语形式,可见一场成功的演讲是极具美感、富有艺术性的。再者,演讲者进行演讲时,演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调动多种知识储备,这无疑是对演讲者基本功的极大考验。
[材料三]
下面是某班级完成八下第四单元的“活动·探究”任务后,做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相关数据。
(1)演讲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2)你从材料三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概括。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平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一平对此并不感兴趣,常借故不参加。相较于家族聚会,他更喜欢和同学朋友在一起。爸爸很不高兴,认为亲戚就是要常走动才会亲,而一平却觉得和同辈人能聊的话题更多。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进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