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结构”实验时,发现幼根前端有白色的“绒毛”,生物学上叫做( )
A.伸长区
B.成熟区
C.分生区
D.根冠
2、如图动植物细胞两者结构之间的关系,则甲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线粒体⑦液泡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植物中,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
A.石花菜
B.墙藓
C.里白
D.衣藻
4、人体的肝能够把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 )
A.佝偻病
B.夜盲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贫血症
5、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相关评价不合理的是(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2mL唾液 | 清水 | 2mL唾液 | |
温度处理 | 37℃温水 | 37℃温水 | 100℃沸水 |
检测和观察 | 5~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 ||
预期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部分变蓝 |
预期结论 | ﹣﹣﹣﹣﹣﹣﹣ |
A.②号试管应加入2mL清水
B.①②号试管加入唾液和清水后充分搅拌
C.③号试管应放在37℃温水中
D.预期结论是唾液使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6、新鲜蔬菜经过盐腌制后,口感更加美味,营养也更加丰富,把新鲜的菜用盐腌几个小时后,菜将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吸水,菜硬挺
B.细胞失水,菜硬挺
C.细胞吸水,菜软缩
D.细胞失水,菜软缩
7、中医认为胃乃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化功能。下列关于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搅拌磨碎食物
B.能消化麦芽糖
C.能分泌胃液和胰液
D.能吸收氨基酸
8、细胞分裂过程中对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A.细胞中出现染色体
B.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
C.染色体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细胞质的平均分配
9、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B.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随蒸腾作用增强而加快
D.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10、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满足氧气供应,氧气最终被利用的部位是( )
A.毛细血管
B.肺泡
C.气管
D.组织细胞
11、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胡萝卜
B.花生
C.黄豆
D.黄花菜
12、如图为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大棚内一昼夜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开始于6时,结束于18时
B.大棚植物在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C.6时和1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E点比A点低,大棚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1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叶绿体 ③细胞壁 ④线粒体 ⑤细胞质 ⑥液泡 ⑦细胞核
A.①④⑤⑦
B.①②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⑦
14、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当玉米苗长到一定程度时,要进行间苗,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和行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可以少上肥料,降低成本
B.更好的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玉米植株高大,太密不容易劳作
D.便于内部空气流通,使玉米更好地呼吸
1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诗句中描述的是海红豆树春天萌发新枝的现象,新枝的萌发与叶芽的发育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芽发育成幼叶
B.叶芽中的幼叶能发育成叶
C.新枝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D.影响枝条生长的生态因素只有阳光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脱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选用天竺葵部分叶片,用小于叶片大小的黑纸上下遮盖同一部位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去掉实验用叶片上遮光用的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①⑥
18、张文宏教授建议青少年早餐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主要因为蛋白质是( )
A.备用能源物质
B.主要的供能物质
C.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原料
D.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19、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20、足底的血液沿下肢静脉回流到心脏不会出现倒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肢静脉较细
B.下肢静脉中血流速度慢
C.下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D.下肢静脉管壁薄
21、为什么用鼻子呼吸比用嘴呼吸好?________。
22、一天下课,王鹏和王磊这一对双胞胎正在争吵。王鹏说:“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先发芽。”王磊说:“把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先发芽。”你说呢?____________。
23、煤气中毒也叫______,物体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强。发现煤气中毒患者,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若呼吸停止,要进行______。
24、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当人体某处受伤化脓,脓液主要是死亡的[ ] .
(2)A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氧进入人体后,在肺泡周围的 处与A中的 结合.
(3)运载血细胞的是[ ] ,除此功能外,还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4)某成年男性常常头晕、精神不振,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显示红细胞数值正常,血红蛋白数值偏低,据此判断此人可能患有 .
2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________,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________。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________”。
26、小明是A型血,给他输血最好选用 型血;小芳既能接受少量A型血,又可以接受少量B型血,你判断她的血型是 型.
27、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内血液的流动”时,小薇同学用____倍显微镜准确找到了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血管内_____通过。
28、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两大类。
29、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后,登山者需将生活垃圾带离珠峰。其原因是珠峰地区缺少______。
3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还表现在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31、
32、蛋白质、脂肪都可先在胃内初步消化。_____
33、下图是有关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的示意图,图中A、B、a分别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其中A、B为人体内某一系统,a为人体某一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__________,B__________,a__________
(2)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连续的阶段。
(3)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病变部位是[ ]__________。
(4)在正常情况下,经过[4]后,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_________(是/否)。若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有可能是此人的__________分泌不足,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治疗。
34、在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兴高采烈,认真操作,一丝不苟。
(1)第一小组的同学在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__________先接触水滴,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_________。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用的染液是__________。
(2)植物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能量转换细胞器是___________。切洋葱时迸出的汁液多来自于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
(3)洋葱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无机盐等无机物,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这主要是因为细胞的___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图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4)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__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__________,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如果图像中一个污点随着玻片标本而移动,就说明_____可能粘上了灰尘。观察装片时,想实现图像上方的细胞移到中央,应向____方向移动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