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晚的挑灯夜战让我早晨很难按时起床,总是在妈妈的呼唤声中才会如梦初醒

B.习近平关于人民的论述振聋发聩,这些语言虽然平实却立意高远,思想深刻。

C.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和见识的人在人群中常常会鹤立鸡群,这是无可置疑的。

D.土改时,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根据人民的意愿,被狠狠的打击。

2、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B.王树增的长篇小说《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众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在《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中,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D.《飞向太空港》这部报告文学,全面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二十多年来,四川全力打造九寨沟景区,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

B.四川九寨沟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战狼2》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因为它强化了国人的爱国之情——无论你在哪里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D.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4、对下列新闻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习近平指出,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我愿同班达里总统道,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

A.“扎实开展”“共同宣布”“最新高程”,这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句子的主干是“珠穆朗玛峰是世代友好的象征。”

C.画线句子是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D.“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此句标点使用正确。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的手法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4)《梁甫行》一诗中提醒是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阅读(A)(B)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A)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的看到这些珍品。尼摩船长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我们不停的走动,广阔的细沙平原好像是漫无边际,我用手拨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消失了。

①本段出自____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

②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才能。

(B)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和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和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①本段出自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普通而又神奇的书,其中凝聚着作者对儿子、对祖国深厚的爱。

②为什么作者说“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

③文中写到:“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这种境界”指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好树如诗

王剑冰

①云蒸霞蔚的浮来山,有一棵大树。它托高了浮来山的天际线,冠荫近千平方米,人称四千岁“银杏之祖”。

②我的目光从日光初照的时刻开始,远远望见那片金黄的绚烂,如十万旌旗迎风。

③等到站立其下,又感觉它像是昂首的鲲鹏!

④你看它硕大无朋的翅膀,在快乐的晨阳下闪亮地舞动。它立于浮来三峰之间,根系深扎灰岩之地,一直伸向崖下的清泉峡与卧龙泉。凸露的根脉,虎踞龙盘,定力无限。

⑤数万年前,海浪退却,山脉隆起。再后来,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结束,大地回暖,新的生命随之诞生。仿佛身负历史使命的老银杏,人们称它是冰川时代留下的树种。因而,要以东方第一缕晨曦映照它,要以大海的波浪推涌它,要以钟鼓之声烘托它,还要以雄浑的史诗与思想陪伴它。

⑥这棵老银杏,鸟儿们飞过蓝天,到这里会猛然惊讶,或停留,或绕过,或再努力一把,让翅膀越过它的辽阔。

⑦伴随着金黄色的钟声,落叶像鸟儿一般纷飞。落下的一地,仿佛鲲鹏巨大羽翅的倒影。

⑧许是气息相通,以《文心雕龙》名世的刘勰将住所安在近旁。刘勰在树下读书,在树下徜徉。他吸收了树的精髓,树也带有了他的气息。

⑨老银杏树,只能看清楚下面一柱躯干,上面已分不出哪些是干哪些是枝。那些枝干互绕,横出旁逸,交错纵横,完全一座层峦叠嶂的奇峰。风吹过来,树浪推涌,叶片翻飞,其声萧萧,不禁让人想起那波涛起伏的大海。

⑩老银杏树飘散的种子,落得哪里都是。在上面的庭院里,便有一棵自唐代长起,已经气势非凡。还有一些,在它的怀里长出,成为它的亲密的依偎。

⑪仰头望着老银杏树的时候,甚至会生出某种错觉,似乎它已不是一棵树,而老成了一座仍在生长的文物。

⑫老银杏树,不光是树的老祖,也是生命的启示。从一粒种子开始,它时时能听见自己体内崩裂的脆响。它怀抱着热情与自信,不断生发出葱绿的叶片。它活的是身体,长的是精神。没有所求,没有所取,风雨雷电,春华秋实。何时掉一枝就掉控一枝,劈一块就劈一块,该长还长,该蔓还蔓。

⑬一股云气浮来,氤氲在老银杏的四周,远看,似是从它的身上腾起。

⑭现在,走来一群孩子,有序地站在树下,高声朗诵:岁有其物,物有其容;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是从小就受到大树与文心熏陶的孩子。

⑮钟声再次响起。金黄的叶片还在慢镜头一般地落着,像雨,也像羽,每一片都带着安详的光芒。地上的叶子越来越多,风吹过,翻涌着发出海浪一般的声响。

⑯老银杏树,它还会存在多久?没有人知道,或许会到地老天荒。在它的不远处,有一堆老藤,老藤将一棵树缠住,又将另一棵树缠住,却没能缠住老银杏树,只是以自己的腾挪翻卷。

⑰片片下落的叶子,闪亮在一级级下山的台阶上。

⑱再次回首,望向那蓬辉煌,我不能将它看完全。它那豪放如鹏的格局,像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吟唱在我的心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9日,有删改)

1文章围绕着“银杏树”,观看的角度不同作者的感受也不同,试作梳理,填写下面的表格。

角度

(1)

站在其下

仰头望

(4)

感受

如十万旌旗迎风

(2)

(3)

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它立于浮来三峰之间,根系深扎灰岩之地,一直伸向崖下的清泉峡与卧龙泉。(句子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何时掉一枝掉一枝,劈一块劈一块,该长长,该蔓蔓。(请体会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段在文中写一堆老藤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好树如诗”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3)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4)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