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居里夫人整天用差不多和自己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精疲力尽。

C.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D.汽车在坦荡如抵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试卷一发下来,他就郁郁寡欢,一句话也不说。

B. 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其图谋锐不可当,直指中国。

C. 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说粗话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宛如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无论在多么平静的海域,总会有起起伏伏、抑扬顿挫,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我们不能被禁锢住手脚,应该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有锐不可当的气势。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勇往直前的航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A.浩瀚

B.抑扬顿挫

C.禁锢

D.锐不可当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劝诫人要了解自己, 。如果不能了解自己, ,生命必然狭窄。如果不能了解自己的无知,

,经此过程,我们才能扩大自我的理解能力、约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享受生命的能力。

①就不能持续超越自我

②就不能持续发现自我

③生命必然僵滞

④并了解自己的无知

⑤这是自我教育与持续学习的过程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⑤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①③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望江南·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登台可眺望全城,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②壕:护城河。③咨嗟:叹息,慨叹。④故国:这里指故乡。⑤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⑥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明前茶”。

【1】请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上超然台”远眺所见之景。

【2】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上片写景先从特定镜头导入,再以大场面铺写春日图景,最后写居高临下所见之景。满城春光,尽收眼底。

C.下片写出词人由眼前之景触动思乡之愁,思乡却不得归,只好自我开解,自我排遣。

D.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表现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此地一为别,_______。(李白《送友人》)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爱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令人感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高呼“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自己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感慨卖炭老人所得甚少,付出与价值不对等,含蓄传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回答问题

__________在视察筑路工地的时候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当英国记者问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他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

请联系保尔和战友们筑路的故事情节,谈谈你对书名的理解。

(2)回答问题

1920年8月26日:今天,救护列车送来一批重伤员。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角落靠窗的床位上。他只有十七岁。人们把一个纸口袋交给我,里面放着从他衣袋里找出的证件和医生诊断书。他的名字叫保尔·安德列耶维奇·柯察金。……

(摘自陆军医院尼娜医生的日记)

请结合上面材料,说说保尔这次受伤的原因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静候的智慧

①大千世界,漫漫红尘,每天都在上演着进与退的人生剧目。当机会来临,我们无疑应奋勇争先,而当机会还没降临时,我们应拥有静候的智慧。

②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挪威布特森山林地区有一种长角鹿,每到冰雪即将消融的季节,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踩着布森河厚厚的冰过河,迁移到对岸去觅食春天的草籽。但每年总有一批长角鹿来得晚,而错过了过河。此时,河冰已经消融,面对解冻的河面,这些长角鹿显得异常狂躁。它们常常会对着大树或大石撞自己的犄角,直到弄得伤痕累累才罢休。最后只能死在原地。

③而这一带还有一种动物——野羚,它们每年跟长角鹿一样,也是要在这个季节过河。但奇怪的是,一些错过了过河最佳时机的野羚,并没有像长角鹿那样狂躁不已。而是昼夜守在河边,靠踩着上游不断漂来的浮冰,最后一个个地都成功渡到了对岸。为什么同样的过河,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原来,在不利的情况下,野羚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学会了静候。在静候中,它们把不断漂来的浮冰当成“机会”,当这些“机会”被它们一一把握到时,也就顺利到达了对岸。

④生活中,有许多像长角鹿一样的“愚人”。他们怀着远大的抱负,渴望在人生的路上攻城拔寨,取得成功。但是,面对“解冻”的“大河”,看着别人顺利到达彼岸的身影,他们往往会焦虑、烦躁,坐卧不宁,有时甚至还会做出自暴自弃的举动。面对不利的局面,他们不会抓机会,哪怕是像“浮冰”一样送到眼前的机会他们都熟视无睹。因而,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但环顾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野羚一样的智者。面对困境,他们不急不躁,在光阴里静候着时机。一旦发现机会降临,哪怕是像“浮冰”一样的丁点儿机会,他们也不放弃,靠着这一个个机会,终于渡过了道道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

⑤那么,我们如何拥有静候的智慧呢?

⑥静候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做好准备,厚积薄发。著名演员王凯的经历便印证了这一点。他久坐冷板凳,却怀着执着的梦想,默默演练,安然静候。当《伪装者》《琅琊榜》演出机会来临,他便一举成名。可见,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不鸣则已”的时候yǎng jīng xù ruì。而你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冲上蓝天的勇气和磨砺,然后一心一意地忍受折翅飞翔的煎熬,等待搏击天宇的那一刻。

⑦静候更需要洞若观火的敏锐和捕捉时机的果敢。   可见,等“动如脱兔”的,必定在“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显然,静候不是守株待兔,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大智慧。

⑧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蜿蜒的大河,面对这条奔腾的河流,我们常会面临“过河”的考验。当前途迷茫时,千万不要彷徨,更不能浮躁,而是要静候下来,像野羚一样,运用智慧,果断地抓住机会。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再大的“冰河”也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最终赢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1yǎng jīng xù ruì

2选出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准确的一项(   )

A. 我们应拥有静候的智慧。   B. 我们要不急不躁,静候时机。

C. 我们要运用智慧,抓住时机。   D. 静候赢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3选文第④段主要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5若在选文第⑦段画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请比较下面两个例子,你认为哪一个适合?并说明理由。

A.“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似乎早就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的不解之缘。她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数十年潜心研究,终于在84岁高龄时,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就了自己充实的一生。世人景仰,盛名昭昭。她为全人类的健康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互联网大咖”马云,曾历经三次高考失意,三十次求职失败,但他仍多年执着于互联网创业,准确把握时代经济脉搏,果断引领阿里巴巴这艘巨舰驶向世界,结束了漫长的等待,成为信息时代的先锋企业家,为人们带来有远见的创业方式和美好的世界。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是告诉我们:想有收获,便要靠自己的勤劳。没有春夏的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然捷径。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1)拟写一个包含“勤”字的题目;

(2)不得泄露考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

(3)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