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蒸馏水
B.甲瓶里是蒸馏水,乙瓶里是土壤浸出液
C.乙瓶中幼苗更健壮,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D.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2、结合下侧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能量最多的是鹰
B.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如果重金属“汞”污染了这个生态系统,则青草体内汞的含量最多
D.该食物网共有四条食物链
3、松树是常绿乔木,属于裸子植物;桃树是落叶乔木,属于被子植物。这两种植物的本质区别是( )
A.叶是否常绿
B.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植株的大小
D.是否有两片子叶
4、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描述裸子植物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西湖春*归,春水绿如染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选出结构层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A.牡丹花
B.黄沙白柚
C.血液
D.皮肤
6、中医帮病人“把脉”时,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血管是动脉
B.该血管的管腔较小,管内血流速度快
C.该血管如果破裂,血流速度最慢
D.该血管运输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7、某农田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条食物链
B.图中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C.图中青蛙和鸟是竞争关系
D.该生态系统,水稻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8、十月金秋,北京香山的红叶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美丽的红叶是叶片中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存在于( )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液泡中
D.细胞核中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C.生物能进行繁殖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废物
10、下图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B.甲瓶蜡烛立刻熄灭说明里面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C.甲乙瓶内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不相同
D.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1、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金丝猴家族,其中川金丝猴是繁衍最旺盛的一族。川金丝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12、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收支平衡”。下列做法能够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是( )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C.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D.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13、水分和无机盐能进入植物细胞,而有害物质一般难以进入,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4、同学们利用大豆种子探究呼吸作用,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瓶升温,乙瓶不升温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乙瓶
C.该装置不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甲、乙两瓶应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15、下图是常用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示意图,想要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的组合方式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民以食为天”,食品提供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保证了我们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某同学的下列哪种饮食习惯或饮食结构需要改进?( )
A.膳食清淡少盐
B.常吃鱼、瘦肉、蛋
C.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D.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17、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真实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有关被子植物一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
B.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C.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D.黄瓜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因为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不结果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20、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阳光 ②柳树 ③电动狗④细菌 ⑤金鱼 ⑥珊瑚的骨骼⑦病毒 ⑧恐龙蛋化石⑨水螅⑩藻类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
21、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里的高,氧便从 扩散到血液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里高,二氧化碳便从 扩散到肺泡里.
(2)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内氧的浓度比血液里的低,氧便从 扩散到组织细胞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组织细胞里的低,二氧化碳便从 扩散到血液里.
(3) 随着血液流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二氧化碳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再通过肺内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2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比较
23、在一条食物链草→兔→狼中,大量捕杀狼那么兔子的数量将会发生变化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
24、细胞通过_________产生新细胞,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5、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发出的____________组成,前两者组成___________神经系统。
26、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27、胎儿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
28、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
(3)对鹰来说,通过哪条食物链能量损失较少? 。
(4)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成来看,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有 。
29、萝卜贮存久了,就会空心。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30、患感冒时可能会引发中耳炎。病菌进入中耳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
31、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A.林奈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沃森和克里克 b.生物分类系统
C.哈维 c.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D.达尔文 d.血液循环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32、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全部是二氧化碳。 ( )
33、图一为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三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最后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图一中[②]_____,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2)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用序号和箭头)。
(3)要将图三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___],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若发现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____]细准焦螺旋。如果小莉观察到物像在右上方,若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移动。
(4)如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 。
(5)
通过观察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4、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在于动物细胞没有标号 、
和 。
(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的结构是标号 ,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
(3)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在标号 的场所中进行 。
(4)控制该植物将来结哪种果实的基因存在于图中的标号 。